記得在上世紀的七、八、九十年代,那時的通脹比今日高得多,利息也是負利率,開始流行講一條經濟學理論:
如果利息太高,人們把錢存在銀行收息,不肯投資,因而會令到經濟衰退,因而,適當的負利率可以令到人們把現金從銀行拿出來,投資這投資那,從而可以促進經濟。
在當時,這理論是很有效的,成功地造成了香港的高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七十年代,美國取消了金本位,因而造成了多年來的通貨膨脹,貨幣的實質購買力不停的下跌,從而影響到全世界。而那些主力是在銀行儲蓄的投資者,在這三十年都吃了大虧,其中一個正是我的祖母,相信她至死的時候,也不明白為何這幾十年間,她從一位富婆,變成了中產階級。
問題在於,當大家習慣以上的經濟秩序,一些聰明人想到了,為甚麼要把錢用來做生意呢?
反正有通貨膨脹,為甚麼我不借錢回來,買下一些資產,然後等待資產升值,這樣子,既不用冒著生意虧本的風險,而且可以賺得更多,更加可以不用工作,不勞而獲。
很明顯,以上的做法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幫助,只是吸食市民的血肉,甚至是在吸食正正經經做生意的商人的血肉,造成了開餐廳的大部分利潤都去了交租給業主的身上,而後者非但沒有經濟產出,更加不用僱用員工,對於就業完全沒有幫助,也不用冒虧光的風險,是「賺梗」的生意。而且更加不用工作,每日只是遊手好閒,卻可得到社會絕大部分的利潤。
我把以上的做法,稱為「資產主義」,是資本主義的進化版,也是「內捲化」的一種,因為這些在經濟體系中賺最多錢的人,只是塘水滾塘魚,而不是「搵街外錢」,更加不是財富增值。
在這裏必須一說,就是我向來對那些反對地產商起樓賺錢的民粹分子深痛惡絕,甚麼「明益地產商」之類的話,比粗口更難聽。地產發展商起樓,是為市民的福祉作事,賺錢天公地道,而且多勞多得,愈賺得多愈歡迎。
我反對的,是把資金用來炒樓,而不是把錢用來起樓的「投資者」,因為這並沒有做到「增量」,對於經濟完全沒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