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11-21 04:30:00
日報

打通A股經絡靠全流通

分享:
港上市大部分國企,同時有發行A股。(中新社)

港上市大部分國企,同時有發行A股。(中新社)

中國證監會宣布實施H股全流通,讓符合條件H股公司和擬申請H股首次上市公司可申請全流通。H股全流通說了多年,幾年前亦做過試點,兩年前首家試點聯想控股(3396)為例,在港發行H股僅約3.92億股,不流通內資股多達19.6億股,H股全流通後市值即大增。可以預期全面落實全流通,正面角度看,港股潛在市值及流通量會比現時有所提高。
 

眾所周知,H股是中國內地註冊公司到港股市場境外上市的股份類別,當中包括可在港股市場流通交易的外資股,以及內資股之分。全流通的意思在於,容許將內資股轉換為外資股,全部放在港股市場流通交易,令到原本上市重組前只持有內資股的大股東,也有機會減持套現。

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青島啤酒(168)為國企形式香港上市揭序以來,香港一共有約280家公司以H股形式上市,未計之後以試點實施全流通的話,就只有十幾年前的建設銀行(939)是以H股全流通上市,所以建行市值特別大,佔多個主要指數高比重。

全流通勢必增加股份供應,事關很多國企內資股數目,較現時上市外資股比例多。幾年前試點做了又停一停,兜兜轉轉下中證監考慮市況影響,除一直強調按成熟一家推一家外,更強調全流通實施只限沒有同時發行A股的H股公司。目前約280家H股公司中約110家同時有A股,由於大部分大型國企都同時有發行A股的關係,所以因為全流通實行而真正額外增加的市值比重其實只有7%。

全流通做了一段時間,停了一會,中證監主席易會滿月前舊事重提,近日正式公布詳情,表明當局有意加快工作,但為甚麼?照推斷,內資股解禁,除套現外,更影響是國企本身股東架構,從這個角度看,也許是內地當局加快央企改革一種配合。先做H股,繼而推進A、H股同時有發行的央企,這樣會加快內地市場改革,但市值及估值是有深遠影響。另一點亦相當重要,全流通工作很大程度或許是配合內地解決長期以來紅籌及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公司問題。按資料,當年不少內地官方背景企業用紅籌形式特殊架構上市,其優點是股份可全流通,H股形式是不可能。好了,假使百多家H股公司全流通工作順利,似乎下一步就是指向紅籌改革,包括逐步拆解VIE架構,且盡快一併回到內地市場上市,君不見內地近日已有聲音強調,要為紅籌A股上市做準備嗎?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