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頤海國際網站。
今年年三十,未生一家團年飯決定打邊爐。
最初未生打算去火鍋店打邊爐,雖然香港有很多火鍋店,其中上市的包括以「小肥牛」連鎖店為名的國茂控股(8428)、剛收購包括「牛摩」連鎖店在內的中國綠色食品(904)及最新上市、包括「牛氣」連鎖店在內的嚐‧高美(8371),甚至打算去香港新開業的國內火鍋店飯海底撈吃一頓。
談起海底撈,其實也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創業故事。1994年,創辦人張勇在失去國營工廠工作,並在幾次創業失敗後,決定和好朋友施永宏,及他們的伴侶舒萍及李海燕4人合作做他之前最成功方式:開麻辣燙店(類似車仔麵小食,但味道偏辣),並定名為海底撈,其後再慢慢變成火鍋店。
海底撈為顧客提供良好服務,並重視顧客及員工建議,生意逐步紅火,在1998年開設第一家分店,但他們尊重員工,堅持需要一定舊員工才開店,再提供員工非常好的福利,例如員工宿舍寬敞、子女教育、孝敬父母獎勵、長期服務獎金及高額的離職補償,所以在「好員工,好顧客」的良性迴圈下生意滔滔,但仍穩紮穩打,近年在員工增加下,才加快擴張,並在海外如美國、台灣及香港開設分店,至今有逾190家,就算近來衛生出現問題,大家仍未減其喜愛。
未生妹妹也請過媽媽到過分店吃過一次,媽媽雖然覺得食物質素一般,但對其員工玩的把戲及服務水平非常讚賞,但收費卻是很貴,如果整家去吃,兩星期稿費已經報銷,所以決定還是在家買材料吃好了。不過,還是可以在超級市場買到海底撈湯料。
雖然海底撈一直有上市計劃,但可能因為擴張速度較慢、利潤率較低,且估值不算高等,故未有上市,但其湯底、蘸料及調味料業務已在2016年組成頤海國際(1579)有售,並引入馬雲旗下雲峰基金。2016年銷售逾10億元人民幣,並以逾50%增長,其約70%是來自海底撈。至於其毛利率有逾30%,純利率亦近20%,利潤率高。因高增長、高毛利,故公司市值自上市後一路上升,現時稍有回降亦有90億元,預期市盈率達到30倍,似乎也有點貴。
但是由於中國內地火鍋滲透率仍不算高,加上發展家庭裝小火鍋,及海底撈似乎仍會維持良好增長,加上因為市值亦足夠,可能會加入深港通名單,故可以嘗試購入,發點新年財。
更正:在1月31日《小地皮 大生意》一文中,經連登網友們提醒,內容應為「……擠迫的西鐵,或許有更多人搭倒頭車到屯門總站出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