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採取公開闡述投地資訊,以便有興趣參與投地的開發商有資料參考其他出價取向,讓每家開發商可按市場參與者出價以作好自己定位,有信心積極參加行業投資。因為有更多更透明資訊,投資者可以有較明顯方案選擇;像剛售出的啟德4A區2號住宅用地,成功奪地的財團出價只是比次高標價5.5%,反映市場競爭者不是太淡,出手也不太低。
另方面,也有投標者價低於中標價36.7%,似乎看淡後市價格,比目前物業市價預期下跌更大,又或預計競爭者或都採取保守策略,以一個比較容易有利潤的定價買地,即使未來價格下跌,以低地價建樓,輸面也不大。經歷社會運動後,社會上不同界別投資者都有看好看淡觀點,有信心的會勇於保持樂觀決定,看淡後市發展的則傾向保守政策,預設低位冀望持盈保泰;在工商界別中,今季到明年首季,似乎有個現象是有結業沒有開業,因對於當下社會情況無可估計,所以減少風險保本為上,估計明年樓市各方持分者都是悲觀中有樂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