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0-04-24 04:30:00
日報

散戶硬食負油價

分享:

金融市場本周最嚇人的新聞,肯定是紐約5月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負40美元水平。儘管隨後有解釋指,因運輸和儲存成本之和高於現價,故沒有投資者願意交收;另網上又傳中國銀行(3988)的原油產品因轉倉較遲,令客戶損失300億元云云,但無論如何,負油價已打破了不少人(包括筆者)一向以為長倉期貨,最大虧損為「買入價減去零」的概念。


油價暴跌對香港投資者的影響,相信是近期成交動輒過10億元的三星原油期ETF(3175),晚上突把持貨轉倉至9月期油,以防清盤,但低賣高買下,本已損失慘重的股東,更因此在周三開市「硬食」50%大跌,引來駡聲連連。一方面,散戶投資者可能不清楚該ETF的運作,只單純認為是跟蹤油價走勢;另一方面,無警示下修改已有共識的遊戲規則,基金公司此舉究竟是保障公司還是保障客戶?至於油價,即使計入減產,仍不足抵銷需求萎縮,但油價已從平均每桶約55美元跌至15美元,此水平亦已淘汰近半生產國,所以,即使中長期油價難測,但短期看卻不應太悲觀。   
作者為中原證券及資產管理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