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筆者提到新興市場資產過去數年表現遜色,促使環球投資者僅對其維持有限度投資。隨著新興市場內外因素均改善,相關資產不再是純粹追求收益時方會考慮的投資項目。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好轉,令企業盈利預期自2016年初起續升。鑑於成熟及新興市場增長均較之前為佳,預期周期性範疇應最受惠,尤其是工業股、科技股及非必需消費股。地區而言,周期性範疇在亞洲新興市場佔較大比重,故估值較拉丁美洲吸引。
新興市場本幣債券相對成熟市場債券利差甚大,風險則較之前低。去年起貨幣匯價靠穩、食品價格降及財政紀律改善均有助拉丁美洲及俄羅斯等通脹降溫,央行得以減息亦提供不少機遇,當中巴西、哥倫比亞及俄羅斯值得留意。新興市場美元債券估值略欠吸引,但撇除匯兌因素及孳息率不俗,可算是環球投資者涉足新興市場台階。在美國加息環境下,新興市場債券票息較高,或可抵銷部分加息影響,惟須留意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存續期較長,面對較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