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香港經濟受挫,連帶樓市也受影響,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7.43點,較上月下跌1.83%,跌市實屬意料之內。咁係咪全世界都跌呢?又唔係喎,好似大家近日比較關心的英國,全國8月份平均房價是245,000英鎊一個單位,較7月份上漲1.6%,比去年同期升了5.2%,是2016年尾以來最大的年增長率。英國媒體見此勢難得,煲得幾誇張吓,又話破紀錄又話V型反彈。其實英國樓市自2015年開始走下坡,2016年尾出現負增長,至去年開始有點起色,又遇上Covid-19,房地產市場一度停擺,今年5月才解封,可以開舖,可以帶客睇樓。可能你會問,是否多了香港人去買英國樓,所以升呢?
升市主因,是英國政府推出措施救市,「限時」50萬英鎊(約509萬港幣)或以下物業可獲豁免印花稅(SDLT),寬免期至2021年3月31日。值得留意,受疫情打擊最大的族群為年輕人和低收入人士,很可能無工開或減薪,但無論有沒有疫情或者印花稅,他們本來就買唔起樓,故對樓市不會產生影響,有經濟能力的人卻會趁住置業成本減低而出手,另外英國入住率高,六成人選擇租樓住,有購買力的投資者,也趁機入貨,大家都驚蘇州過後冇艇搭。現在很多業主都嗱嗱聲放樓套現,其中15%可以在一星期內找到買家,這些買家才是推動樓價上漲的原兇。但過了「限時優惠」會怎樣?就像超市紅酒大減價,會吸引部分愛好者入貨,是透支市場的購買力,之後會引發樓價和交易量下降。始終實體經濟,才能真正推動樓市。
作者為《HEA富學》作者,Finsight ED founder
www.finsight-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