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1-04-29 04:30:00
日報

歷史說疫情隨時有第三波

分享:
香港的劣勢是地少人多,易感染,但優勢也在這點:易控制。    (資料圖片)

香港的劣勢是地少人多,易感染,但優勢也在這點:易控制。 (資料圖片)

昨天本欄說,世界的經濟未來,端的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然而,全球疫情在本年初的低點後,現在則已逆轉,正在反覆向上,最令人擔心的是印度的變種病毒,好像連疫苗也未能抵抗,假如這屬實,一旦傳至世界其他地方,就是大災難了。

這令我想起一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其實第一波發生在1918年春天,死亡率很低,主要死者是免疫力差或長期病患者,這和去年的新冠病毒初發時差不多,很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

到了1918年秋季,死亡率增高,最壞的是,開始蔓延到年輕人,很可能是當時正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有很多年輕人,現在的研究發現病毒沒變異,只是主要是因醫療崩潰了。

至於第三波,則是在1919年,一戰完後。在感染人數佔了全球人口的兩成,死亡人數是5,000萬人,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正是印度。

如果把今時今日的「印度波」視作第二波爆發,則很可能,現在是最嚴重的階段。再對比西班牙流感的維持時間,無疑地,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時間維度肯定在當年之上。

很多人把印度大爆發的原因,歸於總理莫迪開心得太早,以為2、3月時控制了疫情,因而重新開城,甚至容許大型宗教群眾活動舉行,因而導致大幅度感染。然而,為甚麼會令他作出這錯判呢?

adblk6

我的看法是,印度有太多的deleted人口,根本沒納入檢測的範圍,而這些人口早已大量感染,只是賤民命賤,沒人關心,也不納入醫療系統,因此不在感染統計之內。

當大型節慶舉行後,富人窮人聚集在一起,德里、孟買等地的人和農村的人接觸後,疫情就爆發起來了,甚至有世衛專家估計,現時印度的真正已感染人數,有5億人。

我認為,先前美國的大量感染,也是因為有部分人口,由於沒有醫療保險,沒法就醫,因而大規模地感染到其他人。至於英國,則源於疫情初期時,約翰遜的佛系抗疫,是另一回事。

香港的劣勢是地少人多,易感染,但優勢也在這點:易控制。不過,如果現在考慮重啟,也不排除開心得太早,在此我呼籲:就是打了疫苗,也要戴口罩、勤洗手,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