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最高峰的時候下跌超過五成,但是不同板塊都有很多例子股價和估值跌幅甚至超過五成,香港上市公司估值嚴重偏低,促使投資基金推動上市公司私有化,國際來港上市的公司也紛紛計劃撤出港股,歐舒丹(973)是其中典型例子。
歐舒丹基金股東Butler Hall Capital早前表示,已向公司董事會致公開信,指任何低於每股45元的報價,均會嚴重低估其價值,除非每股收購要約價超過45元,否則建議歐舒丹重新在美國上市。這企業縱使業績截至去年底的3個季度銷售額增長24.8%,其股價卻「不升反跌」。
Butler Hall Capital認為,歐舒丹是全球護膚品公司,預計增長率是同業兩倍,但現時估值只及同業一半,大折讓原因是在港掛牌,惟公司絕大部分收入來自亞洲以外地區,只有在美國上市才能實現合理價值
早前外電報道,歐舒丹被私有化再重新上市,只是整個私有化浪潮的開始,外國來港上市的其他公司例如新秀麗(1910),都可能步進這個流程。而本地企業也可能因為估值偏低而私有化,等待港股正常化後再重新上市,或索性到海外上市。
雖然恒指曾經建議外國在港上市的公司可以納入成為藍籌股,但這些措施也不能夠挽回估值偏低的嚴重差距。正當香港要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時,各方面都需要考慮處理港股估值偏低的核心問題,例如容許大股東增加回購的比例,將估值回復到貼近真實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