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3-29 06:00:00

炒賣黃子華門票 的問題在哪?

分享:

當子華神也Facebook開口講黃牛問題,炒賣黃牛門票馬上變成十萬不赦的惡行,齊齊口誅筆伐、一同聲討。經濟右翼的朋友當然傾向支持黃牛票的存在價值,通常是典型的原教旨論調:價格分配機制的好處,肯出最貴價錢才是真粉絲,一買一賣市場操作合符選擇的自由等等。

黃子華棟篤笑門票掀炒風。(資料圖片)

黃子華棟篤笑門票掀炒風。(資料圖片)


這些講法,正正就是右派獅子山學會孫柏文和白仲祺的講法。由於廣為社交網絡宣傳,我好難扮睇唔到,也坦言,我分不清當中曲直,因為孫柏文和白仲祺的講法實在錯漏百出,連公關都輸埋。身為經濟右翼,見到這個程度的論述,我真係感到蒙羞。反而同出一源的李兆富則比較合理,照計相似學術背景訓練、類近的意識形態浸淫,水準不會相差太遠。孫白二人係真膠定假膠,我真係看不清。雖然輸埋公關,但獅子山學會至少刷了存在感,贏了「bad news is better than no news」的討論價值。是否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如果把原教旨的意識形態立場變成落地的經濟討論,那就要睇你對門票市場和現實世界有幾見解。炒賣門票的確係犯了《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第6條,「搵食啫,犯法啊」不是很容易推銷的概念,黃子華講得,但反佔中的人一講,語境又不同了。


矯情、同樣永遠有分加,不少身邊朋友因為買唔到子華神的門票而沮喪,如果令呢班友覺得俾高少少價錢,就可以買到子華神退休前最後的表演門票,他們會支持二手市場的存在。同樣都係「搵食啫,犯法啊」的概念,扭一扭橋,改一改文字用語,觀感可以差好遠。試試叫二手市場轉讓,不要叫黃牛炒賣,係咪好似無咁難聽呢?現實,就係咁膚淺㗎啦。孫白就是太赤裸老實了,但他們至少講中一件事,就是門票價格太低。

adblk6


因為係黃子華last show,主辦單位計唔到門票真實價值,我唔怪人。不過,扯遠少少,好似周杰倫、久石讓等隔一排就嚟開show,二手市場的價格又夠透明,網上一問一查就知,根本就有往績可尋,但每次主辦方依然以低於上次黃牛炒價去定價。這就是主辦單位的用心,可能是宣傳效應,可能是為了減低風險。


黃子華講中了問題所在,就是在於「內部嘅渠道」,內部人圍飛,才是問題所在。新股上市都有分內部國際配售和對外公開發售。門票同股票有相同之似,以毛記葵涌(1716)為例,暗盤看得出內部承配人無沽大貨,但市場力量已可以推到倍數升幅。門票可否好似股票一樣,有超額按比例回撥機制,就要看技術和主辦單位有幾想圍飛了。潮流興門票實名制,如果「內部嘅渠道」容許粉絲會實名制,我不反對啊,因為韓國天團的粉絲會圍飛,都要答問題過關先有得買,行之有效啊,但公開發售就唔好了。


增加供應,不一定如黃子華般要加開,好像曹星如般直播權買賣分流忠粉和無咁忠的粉絲,不是價格分歧,但卻是降低門票波動的方法。香港人想買飛,那就要有二手市場存在,大家批評的,都係分配機制奇怪,炒價太波動而已。門票似窩輪,價值也有時間值消耗,第一日當然叫晒救命,過多幾個星期,炒價調一調,就無咁大怨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