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Apple Inc.)不愧是全球最有價值品牌,營銷手法外,公關配合一流,所以業績下滑的壞消息早已沖淡。佔蘋果收入達2/3的iPhone,銷售額按年跌15%,拖累首季度整體收入減4.5%,更是蘋果10年來首次在聖誕及新年消費旺季,收入和盈利齊下跌。
讓一眾蘋果觀察家緊張的,卻是大中華區銷售暴瀉27%;借用行政總裁Tim Cook的話,確是「比預期嚴重」。難怪內地蘋果手機近日頻頻減價,讓一眾果粉心碎。蘋果當然有自由下調iPhone售價,尤其面對內地廉價對手,旗下逾98.5%產品定價均在4,000元人民幣以上,確有壓力。問題是,蘋果的高昂定價正是其「價值」所在,因為內地人有獨特理由:iPhone是身份象徵,是與國際接軌的認證,是科技時代尖端的定位,在暴發一族的圈子,也用作炫富、當狗狗玩具、發表激情愛國言論等等。處身於中美貿易戰的夾縫,蘋果在中國的自由市場,還可以跑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