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世界經濟的最大亂源,在於美國的利息高企:如果縱觀利息史,現時的息率絕對不高,相比起四十年前,還差上了一大截。問題在於,在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的十多年間,全世界均已習慣了量化寬鬆下的低息環境,比起當時,利率是升了二十倍。沒錯,是二十倍,市場無法在短短一年間,突然承受如此高息,於是,金融危機就來了。
這場危機源於在這些年間,長期低息而通貨膨脹似有還無,究其真因,是增加了的貨幣供應都去了炒股票、炒房地產、炒加密貨幣等等資產方面,用資產價格上升來對沖消費物價指數。於是,富人及中產階級資產升值,窮人的物價長期廉宜,皆大歡喜。
表面上不用成本的歡喜,只有毒品:長期而言,副作用就會出來。在上述前提之下,副作用就是貧富懸殊加劇,社會矛盾激化成撕裂,不過,當權者當然理不了這麼多,皆因歡喜的是他們,而社會在十多年後承受副作用之時,他們已不在其位,關人鬼事了。
本來,如果美國一如計劃,慢慢加息,也沒有甚麼,市場可以慢慢消化。可是,這幾年來,先是發生了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影響了地球的經濟增長,然後又是新冠疫情,非但打擊了經濟,也花光了多國政府的財政儲備,亦迫使低息狀況不得已地加長了兩年。
然後就是俄烏戰爭,加速了通脹,本來美國可以慢慢加息,讓市場去慢慢適應,但由於要壓抑通脹,只有把加息的速度加快,這急變因而引發了金融危機。
在中國,人民幣不停下跌,美元以外的其他貨幣,也好不到哪裏去。
至於美國正在受到的苦,則是銀行業,皆因它們在利率低時,很「穩健」地買下了大量低息債券,現在手頭的債券全都貶值,變成了資不抵債,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的倒閉,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看現時的形勢,別說把利息加下去,就是維持不變,只怕銀行業也挺不了多久。又一次的金融風暴看來風雨欲來。
至於香港,銀行也要死頂著,不敢跟隨美國加息,皆因再加下去,很多業主和中小型地產發展商也會挺不住,面臨破產,所以銀行寧願外匯流失,也不敢跟隨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