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可說是「慶祝的季節」,火鍋、海鮮、盆菜連連,但同時亦是腹痛及腹瀉高峰期!除了腸胃炎,經常出現腹痛及腹瀉亦有可能患上炎症性腸病。腸胃肝臟科專科周志榮醫生指出:「炎症性腸病可引起慢性腹痛、腹瀉、便血、貧血、疲倦和體重下降等症狀,症狀欠缺特異性,其他腸道疾病亦可能誘發相同的症狀。」如發現上述症狀持續,宜及早求診尋求協助。
炎症性腸病有「切腸」風險宜正視
炎症性腸病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表現及社交生活帶來不便,其中潰瘍性結腸炎更有機會併發毒性巨結腸症,有機會需進行腸道切除手術,故及早接受合適治療尤其重要!雖然炎症性腸病難以痊癒,以往患病更有機會「瀉足一輩子」,但醫學日新月異,現今治療方針早已不僅限於症狀緩解,亦希望改善患者腸道內的炎症情況,達致內鏡緩解 (內視鏡中腸道發炎及糜爛情況全面改善)以至深度緩解(組織學顯示黏膜癒合)。周醫生指出:「若患者病情受控,可過上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
生物製劑助及早達致深度緩解
炎症性腸病可透過皮質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免疫抑制藥物及生物製劑進行治療,其中生物製劑為較新式藥物,療效較傳統藥物顯著。周醫生指出:「若患者合適於治療初期時採用『由上而下治療』,即先使用藥效相對較強的藥物,如生物製劑等,則可及早減少炎症、增加達成黏膜癒合及深度緩解的成功率,長遠減低併發症風險。如按傳統方式,即因應病情嚴重程度逐步加上療效較強的藥物,當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不能控制病情時,亦應考慮生物製劑。」
衡量抗藥性等因素選擇治療方案
生物製劑主要分為三種治療機制,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抗黏附治療及抗白介素。由於針對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較容易於長期使用後出現中和抗體,影響療效,故較常配合免疫抑制藥物作組合治療,但這樣會有相對較高機會導致患淋巴瘤及嚴重感染的風險,而抗黏附治療及抗白介素則通常單獨使用。周醫生解釋:「除了病情嚴重程度外,亦會按患者的其他病歷、藥物安全性及病人自身取態等因素,商討合適的治療方案。」
周醫生憶述有名50多歲的女患者於5年前確診炎症性腸病,由於有腹痛、血便及貧血等症狀,每天需如廁6至7次,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及工作表現。患者畏懼經常服用類固醇會產生依賴及帶來副作用,即使已加入免疫抑制藥物,患者仍有間歇性的大便出血,病情一度加劇。後來評估病情及併發症風險後,患者轉用生物製劑以免病情持續惡化。患者於一段時間後病情得以改善,現時情況穩定,生活質素亦有所提升。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