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9-26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免疫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新出路

分享:
【健康解碼】免疫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新出路

過去20年,醫學界已能將肺癌仔細分類,大部份肺癌個案為「非小細胞肺癌」,若然能在相關治療上取得突破,將為這班「大多數」患者帶來新出路,其中免疫治療近年就成為新的治療選項,角色非常重要,為第三期及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多一個治療選項。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2019年分別有5,575及4,033宗肺癌新症及死亡個案,位居前列,而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前者佔整體個案大約八成半。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慧妍醫生指出,長期吸煙及吸入二手煙人士較容易患上肺癌,因工作關係而經常曝露於石棉、鎳及鈾等化學物質的環境下,同樣會增加患上肺癌的風險。

adblk6

早期肺癌的病徵不太明顯,因此超過一半患者在確診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李醫生解釋,初期徵狀例如咳嗽及氣喘,容易與一般傷風感冒混淆,患者多會不以為然,然而肺癌的咳嗽徵狀是持續惡化,一旦發現久咳未止,便應及早求醫,否則病情轉差時,會出現胸口疼痛、肺積水、食慾不振及消瘦等較嚴重病徵。

準確分類 助制定治療方案

當病人懷疑患上了肺癌,就要接受影像檢查評估肺癌類別及把它準確分期。李醫生指出,由於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向各有不同,必須先將其分類,了解腫瘤的特性,而分期有助掌握病情的嚴重性及預後情況,從而制訂相應治療方案。一般而言,醫生會透過肺部X光、電腦掃描及正電子掃描確認腫瘤的大小及癌細胞是否出現擴散,抽針細胞活檢則能評估癌症的種類,準確度較痰液化驗高。

針對不同期數的肺癌,治療方案及治療目標也有不同。李醫生表示,第一、二期肺癌較多透過手術或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消除腫瘤,第三期肺癌雖然癌細胞可能已擴散至近胸腔淋巴位置,治療仍能以根治為目標,「研究指單一治療不足以控制病情,加上每位病人的身體質素及年齡不同,腫瘤位置及分佈各異,不能只用一種治療方法達到治療目的。」

免疫治療 增加第三及四期患者治療方案選擇

免疫治療的原理是透過協助免疫系統的T細胞重新辨別出假扮正常細胞的癌細胞,免疫系統繼而發動攻擊及消滅這些癌細胞。
國際治療指引「NCCN」亦建議,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同步電療及化療後,可配合12個月免疫治療以完成整套治療。

adblk7

即使病情已達第四期,如腫瘤沒有帶有基因突變或對標靶治療無效,亦可在化療這個選項以外,多添免疫治療這個新選擇。李醫生補充,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少,有助維持肺癌患者的生活質素,只要密切監察病情及定期覆診,將能減低復發風險。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慧妍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慧妍醫生

adblk8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