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我常覺得喉嚨卡卡、胸口熱熱的,為甚麼?」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廖殷梓解釋,這是典型的胃酸倒流症狀,俗稱「火燒心」;不過,有些患者會因咳嗽、胸悶、胸痛、心悸等非典型症狀就診,導致食道外的症狀容易被忽略。
胃酸倒流難根治 有可能導致食道癌前病變及食道腺癌
廖殷梓醫師說明,胃酸倒流是指胃中內容物逆流到食道,進而引發症狀,其盛行率約10%至20%,且逐年增加。由於難以根治,一旦停藥便容易復發,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更可能導致巴洛氏食道症(食道的癌前病變)及食道腺癌,因此建議積極治療。
目前胃酸倒流診斷以臨床症狀為主,診斷工具如胃鏡和24小時食道酸鹼值檢測為輔。

藥物、飲食、生活、情緒多元療法,積極治療以恢復健康。
中醫治療胃酸倒流「標本同治」 有助根治病症
廖殷梓醫師提及,臨床上常有患者因西藥治療效果不佳、無法耐受副作用或反覆發作,轉而尋求中醫治療。中醫將胃酸倒流歸於「泛酸」、「反胃」、「胸痹」、「梅核氣」等範疇,發病主因脾胃虛弱,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與情志不暢、濕熱、痰濁、血瘀有關。由於病位在胃及食道,與肝膽、脾有密切關係,故治療以調脾胃、肝膽之氣機升降為主。
廖殷梓醫師指出,中醫治療胃酸倒流的優勢在於副作用少、可紓緩情緒壓力、降低復發率,並根據患者體質標本同治,有助於根治病症。

胃酸倒流患者飯後應避免立刻躺下。
藥物、飲食、生活、情緒多元療法 積極治療以恢復健康
此外,生活上亦可應用簡單的穴位按摩來緩解症狀,如內關穴、足三里穴。生活型態的調整同樣很重要,如飯後避免立刻躺下、睡覺時將床頭抬高或向左側睡、避免穿太緊的衣服、少做彎腰動作等。飲食上則應避免暴飲暴食和刺激性食物,並且要細嚼慢嚥。最關鍵的是,情緒調控也很重要,因生氣或緊張會加重症状,故平時需保持心情愉快、放鬆。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