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也知道均衡飲食很重要,但出外用膳或工作忙碌,蔬果量往往遠低過正常建議的三份蔬菜兩份水果,纖維攝取不足何止會造成便秘問題,更會影響腸道生態,繼而影響整體健康。
水溶性纖維助軟化大便
其實,纖維有分「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者各有效益。水溶性纖維有助吸水,從而軟化大便,而且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飲食過量;同時水溶性纖維黏滑的特性可以拖慢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幫助抑鬱血糖快速上升。這種纖維更加是腸道益菌的能量來源,有助維持腸細菌的平衡。
增加大便體積
至於非水溶性纖維就可以增加大便體積及成形,有助刺激腸道蠕動,令排便更為順暢,亦能縮短食物殘渣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減少有毒物質與腸壁接觸。

非水溶性纖維可刺激大腸蠕動,令排便更暢順,減少便秘。
全榖雜糧代替部分主食
怎樣才能攝取到足夠的纖維?除了每天最少要吃3份蔬菜及2份水果之外,也可以將部分主食以全榖雜糧類代替,例如像是粟米、番薯、南瓜、芋頭等,而進食蔬菜時別棄掉粗硬但纖維滿分的菜梗。水果就最好整個食用,去渣的果汁雖然好喝,但纖維量就會大打折扣,並非健康有益的選擇。

不妨以番薯代替部分米飯,增加纖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