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11-10 14:30:20

停經後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無有效篩檢工具如何及時發現、預防?

分享:
經期

女性若發現有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應就醫進一步檢查。

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有效的篩檢工具,該如何預防、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呢?台灣國健署針對大眾最常見的3個問題一一解惑。

常見QA一: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

與子宮相關的癌症包括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等。國健署表示,其中子宮體癌又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它好發於5070歲女性,而且大多數都是停經後的婦女。國健署指出,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

adblk6
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

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

常見QA二:子宮內膜癌有哪些風險因素?如何預防?

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包括糖尿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有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等。

其中,肥胖是子宮內膜癌很重要的關聯因素,國健署表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BMI正常者(18.524)210倍,在澳洲有超過25%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是因為肥胖所致,而美國也有高達57%的病例歸因於肥胖。

因此,在子宮內膜癌預防上,國健署提醒,大眾應維持良好的生活形態及適當的體重,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20%30%子宮內膜癌風險。

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BMI正常者(18.5至24)的2至10倍。

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BMI正常者(18.5至24)的2至10倍。

常見QA三:子宮內膜癌如何早期發現?

子宮內膜癌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國際科學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若要及時發現子宮內膜癌,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強調,女性應關心自身健康狀況,及時警覺身體異狀。

吳昭軍署長提醒,女性若發現有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依照醫生指示進一步檢查、診斷、治療,以阻斷疾病進展。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