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
2024-12-03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心房顫動可誘發嚴重併發症 新型薄血藥 助防中風 減出血風險

分享:
健康解碼|心房顫動可誘發嚴重併發症 新型薄血藥 助防中風 減出血風險

健康解碼|心房顫動可誘發嚴重併發症 新型薄血藥 助防中風 減出血風險

年紀愈大,患上心房顫動(房顫)的風險愈高,若無妥善控制病情,更會大幅增加併發中風的機會;有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提醒,年長人士應定期接受檢查,盡早識別房顫病情,房顫患者則應多留意身體狀況的變化,同時亦應嚴格依循醫生指示,包括使用新型薄血藥,有效預防中風。

研究顯示,本港約7%年齡在65歲以上的長者患心房顫動。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解釋,房顫是心律不正疾病其中一種,患者的心跳節奏及速度時快時慢,部份患者可能會有心悸、胸口不適及氣喘等徵狀,但亦有部份個案可以完全沒有明顯徵狀。

adblk6

 

中風端倪 及早正視

房顫的可怕之處,是它可無聲無色地引發中風,朱醫生指出,當心跳速度不規律,泵血功能或因此下降,導致血液流動減慢而容易形成血塊,假如這些血塊脫落,堵塞了腦部血管,腦細胞便會因缺氧而壞死︰「中風帶來的影響視乎腦細胞受損範圍,患者的活動能力會下降、記性變差,甚或是出現吞嚥及語言問題障礙。」

正因如此,及早識別房顫並將其控制,有助減低中風機會。朱醫生認為,第一步是準確診斷,尤其是部份患者的房顫屬於偶發性,一般心電圖檢查未必能確診,必要時可能要用到動態心電圖檢查或植入儀器測量心臟電流訊號,以長期追蹤心跳規律。其次是留意一些中風前的先兆,包括耳熟能詳的「談笑用兵」口訣,以及被稱為「小中風」的情況。

「小中風,即是腦部暫時缺血,患者可能突然手腳麻木、失語及頭痛,並在短時間內回復正常,與中風不同之處是時間性,以及小中風患者的腦細胞並沒有受損。其重要性在於,這班患者出現中風的風險非常高,研究指大約10%人會在3個月內中風。一旦中風,就必須盡快接受診治,包括考慮使用溶血針及導管取栓術等。」朱醫生說。

 

薄血藥 減中風風險

若然確診房顫,朱醫生建議患者盡早接受治療,以減低中風機會。現時,房顫患者一般會服用薄血藥減低凝血問題,惟他指傳統薄血藥如「華法林」較容易出現藥物及飲食「相沖」,需要經常調校藥物,對患者來說甚為不便,因此在患者身體情況合適下,大多會使用稱為「NOAC」的新型薄血藥。

adblk7

朱醫生指出,「NOAC」除了出血風險較低,部份類型更備有逆轉針劑,能在患者發生緊急狀況例如急性出血時,迅速中和薄血藥,比起華法林需要以維他命K抵銷藥效,這類備有逆轉針劑的「NOAC」藥物,更有助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其中一名患者張先生(化名)本身一直服用薄血藥控制病情,有次他因嚴重腹痛及嘔吐而入院治療,結果發現原來是腸道阻塞所致,當時醫生建議他即時接受手術,否則或會併發腸道壞死;幸好當時他服用的正是新型薄血藥,可使用逆轉針劑中和薄血藥,不久便能立即進行手術,盡快醫治,最後能夠痊癒。

adblk8

朱炎培醫生提醒,房顫的治療與控制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