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解碼|慢阻肺病患者及早戒煙 積極配合治療 提升生活質素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92億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這是全球第四大致命病因,而吸煙是該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煙草中含有超過百種有害化學物質,會對肺部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提醒患者,及早戒煙對控制病情至關重要,並引述有關研究指出,戒煙達15至20年以上的患者,其肺功能可與同齡健康人士相約,反映戒煙對治療的關鍵性。此外,患者更應積極配合治療以穩控病情,有助減少入院次數,達致提升生活質素。
深入了解病歷細節作診斷
呼吸系統科專科林頌眉醫生指出,慢阻肺病的患者會出現咳嗽及多痰的常見徵狀,病情嚴重時更會出現氣促及喘嗚,甚至呼吸困難。而上呼吸道感染、天氣轉變、空氣污染、過敏症等因素,都會增加慢阻肺病發作的風險。
醫生在診斷時,需要了解患者的吸煙習慣及病歷,「大多數慢阻肺病患者的病徵可能會間歇性出現。如果患者有吸煙習慣和近似的病徵,便有機會是患上慢阻肺病,並需要作進一步的病情評估及接受相關治療。」
嚴重可致患者缺氧甚至腦昏迷
根據慢阻肺病GOLD國際治療指引,這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管受阻疾病,主要影響患者的肺氣泡,令氣體滯留於肺氣泡內難以排出,造成肺氣腫。此外,它更會影響細小支氣管,造成慢性支氣管發炎,甚至出現痰多及氣管阻塞,令患者出現缺氧情況,如嘴唇、手、腳呈藍紫色。
「病情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令二氧化碳難以排出體外,如患者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可導致腦昏迷。如家人或照顧者發現患者經常疲累嗜睡,或可能是腦昏迷的徵狀,便應盡快把患者送院求醫。」
吸入式藥物控制病情
於急症治療上,患者或需要接受注射式類固醇及噴霧式氣管舒張劑藥物治療,以即時紓緩徵狀。有需要時,患者或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當患者病情穩定後,便需要接受吸入式藥物以控制病情。林醫生補充,吸入式藥物相比口服和注射藥物,能更直接地作用於肺部,因此副作用相對較少,同時亦方便日常應用。治療上,常見的吸入式藥物包括氣管舒張劑,用以改善呼吸情況;如患者有痰多或氣喘的情況,或需要使用三合一的吸入式藥物來改善炎症問題。此外,醫生亦會評估患者的吸藥手口協調能力,以便處方合適的藥物,現時更有輕霧式藥物以供選擇,藥物會以霧狀噴出,患者可簡易操作地吸入藥物。
林醫生更提醒患者,如忽視治療的重要性,隨著肺功能衰退,患者的活動能力會下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可能無法外出或平躺睡覺。因此,患者除了需要戒煙及積極配合治療,還應進行適量的帶氧運動及復康治療,如物理治療師的呼吸技巧訓練,這有助減緩病情惡化並改善生活功能。此外,患者更應定期接種季節性流感、肺炎鏈球菌及新冠肺炎疫苗,提升自身免疫力,減低慢阻肺病發作機會。
林頌眉醫生最後提醒,不同治療方案各有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
呼吸系統科專科林頌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