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隨著醫學界對此症的了解加深,近年會特別提醒中度至嚴重程度患者,若能愈早開展生物製劑療程,控制病情的效果普遍更顯著。最新研究指出,發病兩年內使用生物製劑,達至完全清除病徵的比率,比遲用藥個案高出三成。有皮膚科醫生表示,患者亦需妥善管理體質,避免肥胖,方能將療效進一步提高。
皮膚科專科醫生盧景勳指出,銀屑病屬於免疫系統疾病,當身體內的T17細胞失衡,免疫系統便會攻打皮膚及關節,使其出現炎症反應,導致皮膚紅腫及脫皮,臨床上約百分之十至三十的病例,更會出現關節腫痛及晨僵,這些徵狀不止損害活動能力,更常令患者畏懼他人目光,不敢外出,對生活質素帶來重大影響。
生物製劑 抑制炎症反應
以往,治療銀屑病時,醫生會因應病情嚴重程度,決定外用藥物或系統性治療。如今就有研究指,及早使用包括生物製劑在內的系統性治療,有助及早抑制炎症發生。盧醫生解釋︰「人體的記憶T細胞會因炎症反應而累積,情況就如愈來愈多垃圾積聚於皮膚,病情愈拖延,愈難處理。有研究就指出,中度至嚴重程度患者在病發兩年內使用生物製劑,能夠達至PASI 0(即患者身上的銀屑斑塊近乎完全清除)的相對達標比率,比起病發兩年之後用藥的患者高出百分之三十。」
盧醫生提及的生物製劑,作用是針對發炎源頭減低炎症反應,當中包括白細胞介素17抑制劑(IL-17)及白細胞介素23抑制劑(IL-23),超過七、八成患者用藥後病情明顯好轉。至於選擇哪類生物製劑,他指患者可按藥物的起效速度、注射頻密程度及個人意願選擇。
肥胖超重 驅動致病基因
除了及早使用療效顯著的藥物,患者的體質管理也非常重要。盧醫生說,肥胖及代謝綜合症是影響銀屑病治療成效的共病因素︰「肥胖代表著壞脂肪積聚並且分泌慢性發炎物質,進一步加劇身體的炎症,甚至影響心血管功能、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及脂肪肝等問題。加上吸煙及飲酒等壞習慣有機會驅動身體的表觀遺傳基因,令到致病基因暴露,屆時要逆轉就非常困難。」
盧醫生指出,要將病情徹底控制,患者必須盡最大努力,包括身心管理、改善睡眠質素、健康飲食及運動等,不論是靜態的伸展及拉筋運動,或是動態的負重或帶氧運動,對改善病情也有莫大幫助。
近年經常被談及的腸道微生態,原來也與銀屑病控制有所關聯。盧醫生稱,人體大約七成的免疫淋巴細胞位於腸道,如果患者經常進食加工食品、含糖飲料及煎炸肥膩食物,或會破壞腸道微生態。而有本地研究更發現,患者在服用特定益生菌組合後,病情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改善。
備注:盧景勳醫生提醒,治療銀屑病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主動與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