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1-22 15:07:29

八成藥物敏感標示為誤標 大增中風患者死亡風險 籲重新評估

分享:
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多達八成中風康復者的非類固醇消炎藥藥物敏感標籤皆為誤標。

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多達八成中風康復者的非類固醇消炎藥藥物敏感標籤皆為誤標。

 中風患者需要及早服用阿士匹靈,以降低六成復發風險。而對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過敏患者則不適用,須另尋求預防方案。惟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多達八成中風康復者的非類固醇消炎藥藥物敏感標籤皆為誤標,或影響他們的治療效果,認為極需要重新評估及脮善管理藥物敏感標籤。

比較藥物敏感標籤比率

港大醫學院早前的研究顯示,本港約有6%7%人口的醫療紀錄中有藥物敏感標籤,其中五分之一與非類固醇消炎藥有關。這些患者一般不會獲處方阿士匹靈,以致影響中風及心血管併發症的治療效果。是次研究,團隊分析2008年至2014年間香港的電子醫療紀錄,並比較本港市民(7,337,778)與中風患者(1,003)之間最常見的藥物敏感標籤比率。

adblk6
中風

中風為全球第二常見的死亡原因,亦是全球第三位導致身體殘障的成因。

八成為錯誤標示

結果顯示,中風患者中出現非類固醇消炎藥藥物敏感標籤的比率明顯較高,而這些被標示為對非類固醇消炎藥敏感的患者,在中風後較少獲處方阿士匹靈,與沒有藥物敏感標籤的患者相比,他們分別面對7.44倍的死亡風險及6.1倍發生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令人驚訝的是,標有非類固醇消炎藥藥物敏感標籤的中風康復者接受藥物過敏測試後,有多達八成的標籤證實為錯誤標示。

劉巨基、李曦及港大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本科生崔卓媛。

(左起)劉巨基、李曦及港大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本科生崔卓媛。

建議重新評估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兼中風研究組主任劉巨基醫生建議,未經驗證藥物敏感的患者應重新評估,以確定是否可再次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曦醫生認為,香港急需擴展藥物過敏測試服務。「可考慮授權社區藥劑師與港大醫學院合作,主導藥物過敏評估。」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