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喝酒暖身恐猝死?醫生揭3大死亡風險](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7_20.jpg.webp?itok=iIQG_9w7×tamp=1739985572)
冬天喝酒暖身恐猝死?醫生揭3大死亡風險
一般人普遍認為喝酒可以暖身,但卻可能會帶來猝死風險。有醫生指出,其實喝酒不但無助暖身,更有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醫生列出有寒冷天氣下喝酒,有可能會造成的3大死亡風險。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指,寒冷的氣候中飲酒不僅無法真正保暖,反而可能增加失溫和猝死的風險。他解釋指,由於酒精會促使血管擴張,使更多血液流向皮膚表面,所以為甚麼喝酒後臉色會紅潤、身體感覺暖和的原因。不過,這種「暖意」只是短暫的假象,實際上會加速體熱的散失,導致身體核心溫度下降。黃醫生指,喝酒後可能會造成以下3大影響:
- 體熱散失加速:血液流向皮膚表面,核心溫度降低,進而增加失溫風險。
- 溫度調節受阻:酒精會影響下視丘(人體的溫度調節中樞),使身體無法有效應對寒冷。
- 感知力下降:酒精會麻痺對寒冷的感知,使人忽略低溫的威脅,進一步減少防寒措施。
喝酒可能導致的猝死風險
在寒冷的環境中,酒精不僅可能造成失溫,更會增加心血管系統壓力,特別是對於患有慢性疾病或心血管問題的人群。寒冷天氣飲酒可能引發的致命風險如下:
- 心血管疾病:酒精可導致心跳加快和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
- 失溫猝死:在寒冷環境下,酒精加速體熱散失,可能導致低體溫症,嚴重時可引發猝死。當核心體溫降至35°C以下時,器官功能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 窒息風險:醉酒後嘔吐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進一步增加猝死的可能性。
正確的保暖方式
黃軒醫生指,如果想「暖身」,不是只有飲酒這個方法,他建議採用科學的保暖方法如下:
- 多層著裝:採用「洋葱式穿搭法」,內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
- 攝取熱量:多吃熱食與辛辣食物,幫助身體產熱(如薑湯或辣椒料理)。
- 使用暖氣設備:在室內使用電暖器或暖風機,以保持環境溫暖。
- 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特別是在寒冷的清晨或深夜,減少在低溫環境中的暴露時間。
喝酒的錯誤認知
重症科醫生黃軒強調,喝酒不能保暖,反而只會加速體熱散失,增加失溫的風險。亦有人會誤以為醉酒後睡覺更暖和,但其實體溫調節能力下降,可能在睡眠中因低體溫而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