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2-08 18:30:02

天冷浸浴暖身當心熱休克!醫點名高危族群 教你安全浸法

分享:
溫泉

老年人血管彈性較差,對於高溫和溫差的適應能力不足,且心臟功能通常較弱,因此浸浴引起的壓力變化對他們的危險性更高。

寒意漸濃,浸浴成了不少人放鬆的首選。然而,你知道嗎?浸浴的同時也可能潛藏健康風險,特別是「熱休克」的發生,對於某些族群而言,更可能引發致命危機。根據統計,在溫泉大國的日本每年因為熱休克奪走上萬人命。

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務必警覺 慎防猝死危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指出,當我們的身體進入高溫的溫泉時,下肢和周邊血管會因受熱而放鬆,血液循環流向四肢,導致供應腦部或心臟的血流減少。這對於供應腦部血流的頸動脈有狹窄、或心臟冠狀動脈部分阻塞的患者來說,可能因瞬間血液不足而增加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若再加上從高溫池突然離開至冰冷的空氣環境,血管迅速收縮,可能造成腦部或心臟血流瞬間下降,甚至引發血栓,帶來猝死危機。

尤其老年人血管彈性較差,對於高溫和溫差的適應能力不足,且心臟功能通常較弱,因此浸浴引起的壓力變化對他們的危險性更高。

adblk6
流感防疫小物,日本旅遊注意(am730製圖) 流感防疫小物,口罩(am730製圖) 流感防疫小物,酒精洗手液(am730製圖) 流感防疫小物,感冒藥物(am730製圖) 流感防疫小物,蜂膠噴劑(am730製圖) 流感防疫小物,維他命C水溶片(am730製圖) 流感防疫小物,喉糖(am730製圖) 流感防疫小物,益生菌 R1乳酪(am730製圖)

適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飲酒、服藥恐增風險

此外,糖尿病會影響微血管的功能,使體溫調節和血壓適應能力下降。加上糖尿病患者常伴隨自主神經功能異常,可能無法察覺浸浴過程中的不適徵兆。

值得注意的是,浸溫泉會導致出汗增加,水分流失若未及時補充,可能造成脫水或血壓波動。而飲酒或服用某些藥物(如安眠藥、血管擴張藥物),更可能加重意識模糊或血管過度放鬆,增加溺水或跌倒的風險。

浸浴前後應避免飲酒或服用影響血壓與意識的藥物。

浸浴前後應避免飲酒或服用影響血壓與意識的藥物。

安全享受浸浴5守則 避免憾事發生

洪子堯建議,只要採取以下措施,便能降低風險,安心享受浸浴:

  • 「漸進式」入池與出池:浸浴時應先將雙腳或下肢浸入水中,適應溫度後再逐步浸泡全身;離池時也應先露出上半身,等待35分鐘,確認無不適再完全離開。
  • 控制浸浴時間:每次浸浴以10-15分鐘為宜,過程中適時休息。
  • 補充水分:浸浴前後記得適度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引發問題。
  • 避免單獨浸浴:尤其是年長者或患有疾病的朋友,務必結伴同行,以防突發情況無人協助。
  • 遠離酒精與藥物干擾:浸浴前後應避免飲酒或服用影響血壓與意識的藥物。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