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又乾燥,容易使皮膚痕癢。有醫生指出,出現冬季癢的原因竟有可能是用錯沐浴露。他拆解冬季癢成因,並教大家用4大方法預防冬季癢。
腫瘤科吳教恩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冬季氣溫的下降導致皮膚開始又乾又癢,這就是所謂的「冬季癢」。每當氣候變冷,皮膚變得乾燥、脫皮,甚至出現紅腫發炎,這不僅僅是因為天氣寒冷,而是因為皮膚屏障受損,導致水分流失過多。
冬季癢4大成因
吳醫生表示,冬天皮膚會變得特別乾燥發癢的主要成因有4個:
- 天氣寒冷與濕度降低:寒冷的天氣和低濕度使得空氣中的水分減少,皮膚更容易乾燥。
- 熱水洗澡時間過長: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的天然油脂,導致乾燥。
- 使用不當的沐浴產品:強效清潔劑或含酒精、香精的產品會加重皮膚乾燥。
- 皮膚屏障功能下降:隨著年齡增長或某些皮膚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冬季癢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如果想避免冬季癢,他建議在日常避免以下4大行為:
- 過度清潔:每天洗澡一次即可,避免使用去油力過強的沐浴乳。
- 過熱水溫:建議使用溫水(約37°C)洗澡,過熱的水會破壞皮膚屏障。
- 不擦乳液:洗澡後的3分鐘內必須塗抹保濕乳液或護膚油,以鎖住水分。
- 穿著不當:避免穿著過於粗糙的毛衣或化學纖維衣物,以免刺激皮膚。
5招預防冬季癢
不過,如果要預防冬季癢,可以採用以下5大方法解決,幫助你在寒冬中維持健康肌膚。
- 選擇合適的保濕產品:使用凡士林或乳液以長效滋潤肌膚。
- 洗澡後立即鎖水:在皮膚微濕時立即塗抹保濕乳液,效果最佳。
- 多喝水與補充健康油脂:健康油脂有助於維持皮膚的健康。
- 保持室內濕度:使用加濕器,將環境濕度維持在50%至60%,減少乾燥問題。
- 穿著棉質衣物:減少對皮膚的摩擦,避免刺激與過敏反應。
冬季癢3大症狀即求醫
至於出現冬季癢時,甚麼情況該看醫生?吳醫生提醒,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盡快求醫:
- 皮膚持續發紅、脫皮,甚至流血或結痂。
- 劇烈搔癢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
- 懷疑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皮膚疾病惡化。
吳醫生最後指,在冬日下護膚要僅記避免過度清潔,使用溫水洗澡並進行保濕鎖水;建議選擇低刺激的保濕產品,每天勤擦乳液;補充水分與健康油脂,內外兼顧。冬季皮膚保養絕不能偷懶,只要養成正確的保濕習慣,就能遠離冬季癢,讓皮膚保持水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