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4-30 13:30:00

心臟衰竭免開刀!84歲婆婆靠「這1治療」延續散步人生

分享:
心臟衰竭是心臟無力打出足夠血液,常見症狀包括喘、咳、疲累,活動受限,嚴重者會呼吸困難、水腫、心絞痛。

心臟衰竭是心臟無力打出足夠血液,常見症狀包括喘、咳、疲累,活動受限,嚴重者會呼吸困難、水腫、心絞痛。

84歲黃婆婆飽受胸痛胸悶所苦,走兩步就氣喘吁吁,生活大受影響。檢查發現她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室射出率僅20%,是典型心臟衰竭。考量年邁不宜手術,亞洲大學附設醫心臟內科醫生郭勛南建議以非侵入性「體外反搏治療」。療程後阿嬤症狀改善,還能戶外散步半小時,讓家人欣喜。

初期症狀易輕忽 年長者常誤認老化

郭勛南醫生指出,心臟衰竭是心臟無力打出足夠血液,常見症狀包括喘、咳、疲累,活動受限,嚴重者會呼吸困難、水腫、心絞痛。初期症狀不明顯易被忽略,年長者更常誤認老化而延誤就醫,發現時心臟功能已難恢復。

黃婆婆有多重慢性病且曾接受心導管手術,是心臟衰竭高風險人士。檢查顯示其心室射出率僅20%,左心室擴張期指數也高,確診為嚴重心臟衰竭。由於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又不適合手術,經討論後安排黃婆婆接受為期35周的體外反搏治療。治療三周後,婆婆胸痛減少、運動耐受度提高,喘的狀況消失,療程結束後精神體力變好,重拾好心情。

adblk5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

非侵入性治療 助心臟有效供血

郭勛南醫生強調,體外反搏治療透過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心臟供氧效率,適用於無法手術或藥物效果不佳的穩定性心絞痛或心臟病患者。治療時穿戴氣壓袖套,藉由壓力施放提高主動脈舒張壓,降低收縮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幫助心臟更有效工作。他也提醒,患者需遵醫囑服藥、維持良好作息飲食,才能維持生活品質,降低心血管急症風險。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