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痺也許人人都試過,但不一定是小事。註冊脊醫伍兆聰表示,手痺其實是神經線受壓迫的一種警告,一般為頸椎和肩部的神經線受壓,手就會出現「痺」的情況。如果「痺」令到敏感度愈差,就代表相關神經線被壓得愈厲害。
伍兆聰指出,頸椎椎間盤退化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它造成的病變可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引起神經根所支配的範圍與部位出現痺(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礙等症狀。「例如慢性頸椎椎間盤退化患者,會出現上肢無力、麻木、握力減退、頸部活動受限等感覺障礙及運動障礙的症狀。除此之外,根性疼痛會沿著神經根支配區,放射蔓延至手臂、手指,造成手指麻木、指尖感覺過敏等。」
壓痛點助診斷
頸椎神經受壓的診斷,可由X光片發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曲、病變椎體前後緣出現骨質增生、項韌帶鈣化等現象。也可透過磁力共振檢查,診斷椎間盤突出在哪一節,以及神經根受壓迫的嚴重程度。「除此之外,頸椎神經是以頭、頸、肩、臂、手指部位的疼痛為主,因此可以肩頸及上肢的『壓痛點』來確定診斷。」伍兆聰提醒,別以為手痺、麻木是小事,因頸椎椎間盤退化造成的病變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有時候患者會出現頭痛、耳鳴、頭暈的現象。嚴重的話,還會有肌肉萎縮、行動障礙等情形。
手法復位
治療方面,脊醫主要會採用手法治療,透過矯正頸椎錯位的部位,回復脊骨的正常排列及弧度。「因為患上頸椎問題及上肢肌腱勞損的患者,肩頸至手臂關節痛楚周邊的肌腱常會出現纖維化,引致肌腱底下的神經受到壓迫,所以也常需要衝擊波治療,透過破壞此處的軟組織,刺激血管再生長。」伍兆聰解釋,衝擊波可刺激肌腱軟組織的自我修復,減少患處的炎症反應,更可大量刺激壓迫部位的痛覺神經,達致紓緩神經痛的效果。
平時要留意姿勢
伍兆聰稱,「另外,高能量激光治療可刺激肩頸及上肢的軟組織,導致血管擴張,釋放化學物質,增加血液供應和改善微循環,細胞的營養供應更充足,促進組織修復,顯著減少腫脹及痛楚。」
預防頸椎神經受壓,平時應保持正確的頸部姿勢,如避免長期低頭或負重,坐或站時下巴保持內收姿勢。睡眠時可使用捲成棒狀的毛巾墊於頸部下方,或使用頸椎保護枕等。平常可練習頸部穩定肌群牽拉及伸展操等,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