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和醫院引入人工智能系統RapidAI,透過分析急性中風病人的腦血管磁力共振造影及灌注造影影像,計算出病人剩餘可挽救腦組織的數量和比例。
患上急性中風,醫學界普遍希望家屬或病人能遵從「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原則,盡快送院接受治療,以免延醫令大量腦組織壞死,為患者構成危險。養和醫院日前宣布引入人工智能系統RapidAI,透過分析急性中風病人的腦血管磁力共振造影及灌注造影影像,計算出病人剩餘可挽救腦組織的數量和比例。醫院指即使病人於病發後3小時才送抵醫院,如仍有足夠數量和比例的可挽救腦組織,亦有機會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讓中風治療不再局限於病發黃金3小時內。
針對嚴重中風人士,如病發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後情況仍未改善,或送院時已超過血栓溶解治療時限,醫院便會啟動「中風急救治療ASAP 2.0計劃」機制,即安排病人接受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灌注造影(包括腦部及腦血管掃描),以確定血管阻塞位置,並利用RapidAI計算可挽救與壞死腦組織分別的數量和比例,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
醫院指系統僅需十多分鐘即有報告,故病人就算錯過黃金3小時,新檢測方法仍給予醫生較多治療方案選擇。並引述外國研究顯示,符合若干條件的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在經過灌注造影配合人工智能軟件分析,在病發16小時內或24小時內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仍有良好效果。而在在ASAP計劃下,病人術後會在深切治療部留院48小時,嚴格監察其血壓及其他維生指數。

病人接受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灌注造影(包括腦部及腦血管掃描),以確定血管阻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