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於2016年因缺血性中風入院的個案共有14,482宗,而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房顫)是引致缺血性中風的原因之一,高達28%。可是,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的一項調查發現本港長者對房顫的認知並不足夠。
該調查對象為65歲以上長者,受訪人數為813人。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候任院長陳藝賢醫生表示,「歐洲心臟協會指引建議,不論求診原因,醫生應為長者以把脈或心電圖檢查方法,作為房顫篩查,研究發現近一半長者在過去一年求診時並沒有接受相關檢查;另外,有55%受訪者未聽聞過房顫,三分一受訪者不清楚房顫症狀、併發症及高危因素,甚至超過六成長者不認識治療房顫的方法。」
心房形成血塊
房顫是常見的心律不正疾病,亞太心律學會會長劉柱柏醫生解釋,「患者心房不能有效收縮,不平均跳動超過350次,同時影響血液運行,容易形成血塊,如血塊跟隨血液流到腦部,便會引起缺血性中風,風險為常人5倍;而心跳過快或引致心臟衰竭,風險為常人的11倍;同時也增加了患上心肌梗塞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診斷靠心電圖
房顫分3大類,陣發性為間歇性出現房顫,一般7日內會停止;持續性則會超過7日;永久性甚至接受治療也不能回復正常心跳。本地約11%長者患有房顫,有九成患者並沒有病徵,其他或出現心悸、暈眩、胸痛、運動能力下降等。心血管病、糖尿病、心臟衰竭、肥胖、甲狀腺病、吸煙、酗酒、心瓣膜病都是高危因素。把脈和心電圖檢查是房顫的主要診斷方法,患者可透過藥物、及導管射頻消融術等,去控制心速、維持竇性心律及預防中風。
陳藝賢更倡議將房顫篩查納入政府新增的地區健康服務,可降低市民中風的風險。
治療後重拾興趣
有長跑嗜好的陳先生,在2016年使用具心律檢查功能的血壓計時,發現心跳不正常,求診時專科醫生確診為心房顫動,情況並不算嚴重。但由於陳先生常感到心悸、靜止時心跳可由每分鐘50次暴升至90次,又快又亂,令陳先生感覺焦慮,於是以導管射頻消融手術處理。及後病徵再次出現,現接受薄血藥及心律藥的治療,情況穩定,並重拾長跑興趣。
手機App教育公眾
為提升大眾對房顫的認識,亞太心律學會推出「APHRS房顫百科」手機App,內容包括房顫的成因、症狀、高危因素、診斷方法、治療方案,以及自動計分的心房顫動中風風險評估表,適用於房顫高危人士、患者及照顧者。程式支援繁簡中文、英文、日文、韓文及印尼文顯示,可於App Store及Google Play內搜尋「APHRS AF Awareness」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