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06-24 06:00:00

求助非懦弱 積極面對抑鬱症

分享:

遇到令人難過的事,傷心是最自然不過的,但若低落的情緒一直揮之不去,甚至持續地影響工作、社交或日常生活,可能正經歷抑鬱症。抑鬱症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生理因素(腦部一些特定區域運作失衡)、心理性格因素、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某些抑鬱症患者甚至病因不明。

文麗指,每個患者的徵狀或有不同,未必個個都感到情緒低落。

文麗指,每個患者的徵狀或有不同,未必個個都感到情緒低落。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文麗醫生指出,坊間、互聯網及社交媒體雖充斥著有關抑鬱症的書籍及資料,但是資訊氾濫,內容參差,或未必切合個別患者的情況。在缺乏指導下,自行處理可能令情緒更加惡化。

adblk6

或會傷害自己
經歷抑鬱症的人大部分時間都情緒低落,或者感到空虛、絕望。他們會對一向享受的事物失去興趣,甚至會不想跟人接觸。身體狀況也可能受到影響,例如會很易疲倦,思考能力或集中力下降,就算簡單的事情都難以下決定,睡眠和胃口都可能會起變化,大增或大減。他們或會為很多事情而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失去自信,或出現自殺的念頭,嚴重者可能會傷害自己及甚至自殺。

文麗認為,「要留意每位抑鬱症患者的徵狀都可能不同,例如有部分患者開始時並不覺得自己情緒低落,而是受失眠困擾,感到心情煩躁,又或者感到無助無望。因此只要以上某些情況持續一段時間,並且影響到日常生活,便應尋求專業人士意見。」

 

家族病史風險較高
有家族病史的人雖然較易患上抑鬱症,但並非必然,事實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文麗解釋,「長者的人生經歷會有很多可引發抑鬱症的事件,例如親友離世、個人健康問題和經濟上的擔憂等。抑鬱症亦會影響兒童或青少年,只是他們未必像成年人那樣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家長和監護人須時常留意他們的情緒和行為變化。」有報告指出患上抑鬱症的女性比男性多,但是男性患者可能受到傳統文化觀念影響,而沒有主動求助。

adblk7

 

盡快尋求協助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應盡快與信任的人傾談及尋求專業人士協助,例如家庭醫生、社工等,他們擁有評估及跟進抑鬱症患者的專業資歷,能協助病人正面解決問題,及在有需要時,作出適當的專科醫生轉介。文麗表示,「抑鬱症患者須明白,與其他人討論抑鬱症及求助並非懦弱的表現,反而是處理情緒問題的重要一步,是明智之舉。而世界衞生組織報告指出,藥物和心理治療的治理組合對六至八成的抑鬱症患者有正面幫助。不過要明白,治療抑鬱症需要時間,可能需要幾個月,身心狀況才恢復過來,因此患者應給予耐性。」

adblk8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應立即尋求協助。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應立即尋求協助。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