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持續逾兩年,縱使已有研究證明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重症及死亡,但仍有不少人堅拒接種。紐西蘭一項研究就發現,這些「堅持不打」的人,可能是因為童年創傷,讓他們不相信「打疫苗」是有效的。
13%人拒絕接種
負責研究的團隊,在當地開始接種疫苗前、即在2021年4至7月期間,觀察1,037名於1972至1973年出生的居民,對於接種疫苗的意願。調查項目涵蓋多方面,包括身體健康、個人經歷、生活方式到童年經歷等等。
調查顯示,有13%的人表明拒絕接種疫苗,而與願意接種疫苗的人士比較,拒絕接種的人較多有童年創傷,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剝奪或忽視,或者父母有酗酒問題。
產生對社會的不信任
研究人員估計,童年承受的創傷造成他們終生對政府以至社會的不信任,並可能長期存在認知困難,難以平靜地理解複雜的健康訊息。而一旦面對無法理解健康訊息時,便容易相信負面意見,於是產生令人無法理解的「拒絕疫苗」決定。
應深入了解其心態
面對堅拒接種疫苗的人,研究人員建議不要輕視或貶低他們的想法,而是要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心態,以及在不批判的情況下解決他們的擔憂,例如由他們信任的人作出解說和勸喻。長遠而言則應該從小讓人們認識疫苗接種對於保障健康的重要性,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傳染病及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