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2021-04-30 04:30:00
日報

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 晚期腎細胞癌療效倍升

分享:

雖然腎癌並非香港最常見癌症十大,但每年新症數字亦悄悄上升,由2009年的505宗增加至2018年的792宗。多年來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治療主要依靠標靶治療,而最新研究發現「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可令療效倍升,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得以延長。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鄺維基表示,腎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腎癌種類,為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病變。高危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壓和吸煙,男女患者比例約2比1。患者或出現反覆發作的無痛血尿、因腫瘤壓迫而持續腰側或背痛,甚至在腹部摸到硬塊。

adblk6

計算患者風險
當腎臟腫瘤已穿透腎臟筋膜組織,或已入侵腎上腺,甚至轉移至其他器官,便屬第四期;一般醫生會依據患者由診斷到藥物治療的時間、病人身體狀況、血液中鈣離子、血紅素、嗜中性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濃度,去斷定患者的風險屬於低、中或高,鄺維基指,「風險愈高,預期日後病情一般愈差,需要用較積極和較多的方法治療。」

標靶為現今一線治療
晚期腎癌近十年的一線標準治療為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標靶治療,針對VEGF受體防止血管生成,抑制腫瘤生長。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明駿表示,「惟治療反應率(腫瘤有縮小)較低,對於中至高風險患者作用不太理想。近年亦有PD-1抑制劑及CTLA-4抑制劑的雙免疫治療用於一線,療效雖比標靶治療優勝,但對三至四成患者完全沒有幫助,也不適合低風險患者。」

完全緩解率具突破
幸而最近有3個「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的第三期臨床研究,證實PD-1或PD-L1抑制劑配合TKI標靶藥,用於一線治療的話,可減低四成死亡風險,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和治療反應率分別達15至24個月和五成半至七成,是傳統只用標靶治療的兩倍;完全緩解率更是傳統治療3倍,達8%至16%,是治療上的一大突破。潘明駿續指,「聯合治療能產生協同效應,進一步加強療效,也適用於所有低、中、高風險患者。」

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指引和歐洲腫瘤學會治療指引,已將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列為一線醫治轉移性細胞癌的標準及優先治療方案,惟香港醫管局並未將此聯合治療納入藥物名冊的病人自費項目,學會亦希望局方能適時更新名冊,讓更多病人得益。

adblk7

重新行走
一名需要坐輪椅的82歲長者,因有嚴重腰痛、骨痛、血尿和呼吸急促而求診。正電子掃描顯示,腎、肺、骨骼、肝和淋巴結懷疑有遠端轉移腫瘤,同時肋膜出現積水。活驗後診斷為轉移性腎細胞癌,屬中度風險。患者隨即開始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反應良好,至今年4月,經過十數個周期治療後,患者有七至八成腫瘤消失,體重亦有所增加,甚至可以在沒有協助的情況下行走。

(左起)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鄺維基及潘明駿。

(左起)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鄺維基及潘明駿。

部分腎癌患者會出現腰背痛或血尿等徵狀。

部分腎癌患者會出現腰背痛或血尿等徵狀。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