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2020-11-10 10:00:00

香港腫瘤學研究學會 為病人福祉 辦義診計畫 推動臨床研究

資料由客戶提供

分享: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各種藥物推陳出新,大幅提升患者的存活率。然而,研發新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藥物被核准推出市場之前,必須通過多個階段嚴謹的臨床研究;而一項臨床研究要獲得成功,實有賴公眾人士和患者的積極參與。

香港腫瘤學研究學會(Hong Kong Oncology Study Group,簡稱HKOSG)成立於2018年,創會人及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宇聰表示,HKOSG旨在透過舉辦醫學會議、推動臨床研究,以及與不同持份者合作,促進實體腫瘤領域的教育和知識交流,從而加深對實體腫瘤的認識,以達至提升實體腫瘤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標準。

adblk6

甚麼是臨床研究?
李醫生解釋,大部分臨床研究都在解答一個或一些醫學問題(clinical question),以推動和加快研發應用於不同期數癌症的新藥,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和希望。「許多人先入為主地認為參加臨床研究等於『做白老鼠』,這真是天大的誤解!參加臨床研究的好處有很多:患者有機會嘗試新的藥物或治療方法,為原先在治療上一籌莫展(例如出現抗藥性)的患者帶來一線生機,而且他們無須負擔藥物和治療的費用,期間驗血、磁力共振、電腦掃描、正電子掃描……等等檢查都是免費的;加上醫護團隊須掌握新藥的療效和副作用,因此會更緊密地觀察和跟進患者的身體狀況,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參與臨床研究完全是自願性質,如患者不想繼續,是可以隨時選擇退出的。」 

李醫生續稱,臨床研究必須經衛生署和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相信其帶來的益處比潛在風險為高,才會予以批准。目前,本港大部分的臨床研究都屬第二及第三階段,安全性非常高。如屬隨機分配性質的研究,參加者無論被分配到哪一組,都會得到合適的基本治療。

臨床研究的幾個階段

次世代基因檢測聯盟
癌症的發生是由於基因突變的累積,掌握腫瘤的生物特徵和生物標記對決定治療方向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不少臨床研究都需要參加者符合這兩方面的特定要求。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腫瘤的生物特徵和生物標記,有賴準確和可靠的基因檢測。有見及此,HKOSG計畫與提供「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基因檢測服務的化驗所組成「次世代基因檢測聯盟」,為合資格的患者提供費用減免或免費資助項目。

adblk7

最後,李醫生語重心長地說:「家父曾經患癌。作為腫瘤科醫生,我清楚明白癌症治療正面對的挑戰;作為癌患者的至親,我十分理解他們在抗癌路上面對的種種壓力、困難和需要。因此,視病猶親、設法為患者在保持生活質素的大前題下延長壽命,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與家人聚天倫,是我的心願,也是我的責任。」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