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人人手機在手,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街上,不難發現無論大人小朋友很多都變成低頭族。長時間將視力專注於太近的物件如手機等,有可能形成「假近視」,長遠或會提早出現老花。
眼科專科醫生鄭柏文解釋,「人的角膜和晶體就像相機鏡頭,視網膜就如菲林,當眼球的長度脗合,光線經過晶狀體可聚焦到視網膜,就沒有近視;如果眼球過長,光線聚焦到視網膜之前,就是『真近視』;但如問題不在眼球長度,而是控制晶狀體的睫狀肌不懂放鬆,令光線不能聚焦至視網膜,就形成了『假近視』。」
睫狀肌不懂放鬆
假近視症狀與真近視一樣,近的東西看得清楚,遠的景物則朦查查。鄭柏文表示,「假近視成因多是由於眼睛過勞,如經常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又沒有適當的休息放鬆,睫狀肌便會不懂放鬆,或者放鬆得很慢而導致假近視。此外,如果眼鏡度數過深,亦有機會引致假近視。若情況沒有改善,小朋友或會發展成鬥雞眼,因拉眼珠向內的肌肉有可能與睫狀肌同時收緊;而成年人因要用力看遠的景物,或會提早出現老花。」
預防假近視,應要讓眼睛多些休息,鄭柏文建議看近物半小時之後,應休息2分鐘看遠的景物,讓睫狀肌放鬆。
休息足夠驗眼較準
當感覺視力模糊而去驗眼時,有可能被假近視影響而配了度數較深的眼鏡,令眼睛易於疲累,甚至頭痛。鄭柏文建議,「日間驗眼會比夜晚好,因為經過一天的上班上學,眼睛已經疲勞,假近視情況或會較嚴重。其次,驗眼最好『擇日』,在放假的日子去驗,讓雙眼休息足夠才可反映真正的度數。針對小朋友,因為眼睛的彈性較大,如果想得出最準確的度數,建議驗眼時使用放瞳藥水去放鬆睫狀肌。」
紅綠測試
現有戴眼鏡的朋友,亦可透過「Red Green Test」測試一下眼鏡度數是否準確。利用一邊綠色,一邊紅色的驗眼板,由於兩色的波長不同,經過晶狀體的屈光度亦有所不同,正常紅光焦點會在視網膜後,而綠光會在視網膜前。因此如果兩邊的字一樣清晰,代表度數準確;如果紅色一邊的字較清,可能眼鏡度數略淺,情況仍可接受;但如果綠色一邊的字較清,便代表眼鏡度數過深,或有假近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