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早產女嬰悅悅在出世時不幸患上壞死性腸炎,先後捱過3次切腸手術,病情反覆,也令悅悅出現短腸症。而上月第4次接駁手術中,醫生雖然為悅悅的小腸由12厘米駁長至30厘米,小腸吸收能力有好轉跡象;但那邊廂肝功能轉差,腎臟亦有衰竭風險,排尿也有問題,就算插喉洗血悅悅的病情雖未惡化但也未見改善。為此悅悅媽媽昨晚(7日)發文指今日會停止洗血,希望悅悅能舒舒服服地躺在病牀,沒有太多束縛。
死亡風險可達42%
「壞死性腸炎」是指嬰兒的腸道出現嚴重受損和炎症,在早產嬰兒中較為常見。這是因為早產嬰出生周數較早,無法在母體胎盤生長,以致包括腸道在內多個器官尚未發育成熟,以致容易受損。如果出生時體重較輕,以及腸道血液流動不穩,也是患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表明,這些患病嬰兒如果出生時體重少於1.5公斤,死亡風險為16至21%;如少於1公斤的嬰兒更可達29至42%。
幸運的話或仍要終生靜脈營養治療
壞死性腸炎可在出生後數天至幾星期內發病。嬰兒會出現餵食不耐、嘔吐、腹脹、血便等病徵。醫生根據病情會為嬰兒停止餵食,轉為輸注營養素,期間以抗生素以防併發感染,輕微的話可透過約14天的腸道休息時來紓緩病情,毋須開刀。可惜悅悅屬於緊急嚴重的情況,因此已推行多次手術將壞死腸道切除。就算痊愈後,醫生也會根據剩餘多少腸道和位置,以評估長遠的消化能力,因此就算幸運治愈,也有可能終生作俗稱腸外營養的靜脈營養治療。
媽媽引述醫生指,悅悅其實復原機會好微,未來日子主要希望她能回復精神,別有太多束縛,舒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