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creatine_heart_health_blog_MD_Blog_Banner_1200x1200.webp?itok=9z4AZCZF×tamp=1738994464)
一連幾日的農曆新年假期,本以為休息過後精神振奮,結果因為假期間每日大魚大肉,甚至玩到深夜流連忘返,最終導致氣色變差、精神不振。過年期間飲食不節、作息不正常,可造成傷「心」,需要及早充盈氣血,以預防心臟病及中風等「心」病出現。
主宰身體功能
在中醫的角度,「心」主宰身體的功能,並透過大腦、神經和內分泌等路徑,影響意識、情緒、記憶及其他生理機能系統。睡眠與「心」也有關係,因為心主神志,睡眠的問題亦歸心管,一旦人的氣血不足,心失所養,便容易失眠。正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脾胃不適也可致失眠,進而內擾心神。
![睡眠](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sleep.jpg.webp?itok=q9U72XbB×tamp=1738994464)
一旦人的氣血不足,心失所養,便容易失眠。
保持心平氣和
如何才能養心?《黃帝內經》提到,養心之道首要是保持心平氣和、恬淡虛無,即是人要淡定、樂觀、豁達,並且要透過補充氣血,改善血液循環自然對心腦有益,原因是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充盈才能促進經絡暢通、宜養心神。
![《黃帝內經》提到,養心之道首要是保持心平氣和、恬淡虛無](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verywell-mind-women-meditating-tout-a51885e7ddf34af7b2c1e137b1752db0.jpg.webp?itok=GUo-lF2r×tamp=1738994464)
《黃帝內經》提到,養心之道首要是保持心平氣和、恬淡虛無。
作息要規律
另一方面,生活作息也要規律,避免過度勞累耗損心陽,切勿以為補眠可以把捱夜或工作而失去的體力補回來,因為心陽是無法靠睡眠補充。此外,亦要避免吸煙及飲酒,以免血壓升高而爆血管。每餐宜吃八分飽,否則過飽容易致使胃氣奪心氣,令心臟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