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09-12 04:29:57
日報

頭痛同頸椎有關?

分享:
頭痛

頭痛和頸痛是都市人常見問題,原來兩者有很大關連。研究文獻指出,嚴重頭痛患者中,有17.5%與頸源性頭痛有關,即由頸椎病引發;日常需要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或固定姿勢,適當鍛煉肩頸及背部肌肉,有助保護頸椎,緩解頭痛。

浸大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周志豪博士指,頸椎病是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頸部疾病,「近年多人低頭玩手機,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頸椎關節出現紊亂、退化;用電腦工作長時間固定姿勢,影響氣血運行;又或背負重物如書包等,肌肉疲勞令關節、韌帶的負荷加重,繼而出現骨質增生、韌帶增厚等情況,都令頸椎病有年輕化趨勢。」

浸大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 周志豪

頸源性頭痛患者林女士(左)及周志豪(右)。

6種分型

當頸椎出現上述問題,引致頸部脊髓、神經或椎動脈受壓,便產生一系列症狀,主要為頸背、肩膀疼痛,活動會加劇痛感。周志豪表示頸椎病常見6種分型。
1. 頸型頸椎病:肩頸痛,活動受限。
2. 神經根型頸椎病:常伴有上肢麻痺、疼痛、無力。
3. 脊髓型頸椎病:磁力共振顯示有椎間盤突出,神經受壓。會感到肢體沉重無力,走路不穩等。
4. 椎動脈型頸椎病:心悸,頭暈、頭痛等。
5. 交感型頸椎病:心悸,頭暈、頭痛等。
6. 混合型頸椎病:手麻、頭暈頭痛,由多於一種分型混集。

血氣不通形成頭痛

從病理機制解釋,當頸部關節出現病變、刺激到頸神經,痛感就會通過三叉神經放射至顳側、枕部及頭眶周圍部位,造成頭痛。周志豪續指,「中醫理論則認為與氣滯、血瘀或血虛有關。氣滯者氣機不通,可出現大範圍放射性疼痛;血瘀者經脈不通,不通則痛,痛感如針刺,定點疼痛;血虛者因筋骨受傷影響肝腎,不榮則痛,或伴隨疲勞、面色不華等血虛表現。」頸部病變或令經絡受阻,也會引起頭痛,「當中尤其與督脈(頭頂痛)、足太陽膀胱經(眼眉、前額頭痛)及足少陽膽經(耳旁範圍頭痛)有關。」

adblk6
頭痛

平時可用手按頭的前後左右,並反方向鬥力,鍛煉頸部肌肉。

骨傷手法治療

中醫治療頸源性頭痛,主要透過針灸、內服外用中藥,以及骨傷手法治療。周志豪解釋,「手法治療有兩種,首先是針對頸椎錯位的垂直牽引頸椎鬆解手法,其次是按摩推拿,放鬆肌肉,提升血氣,加快炎症消退。手法治療一般每周做一次,總共4次已有治療效果。」為了解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的客觀療效,浸大中醫藥學院現正招募成年頭痛患者參與臨床研究,並希望收集患者對中醫手法治療的期望和改善建議等意見。有興趣人士可透過WhatsApp(5191 3773)或電郵([email protected])查詢。

周志豪最後提醒,預防頸源性頭痛要時常注意姿勢,低頭工作30分鐘可抬頭1至2分鐘作紓緩,適當運動、鍛煉肩頸和背部肌肉,可助保護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