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3-26 19:00:00

食人菌死亡率達三成 醫生籲日本外遊時戴口罩 6類人要小心甲型鏈球菌

分享:
食人菌死亡率達三成 醫生籲日本外遊時戴口罩

食人菌死亡率達三成 醫生籲日本外遊時戴口罩

日本為香港人熱門旅行地點,復活節長假期將至,相信不少人都準備出發。不過當地近日爆發一種俗稱「食人菌」的暴發性甲型溶血性鏈球,它可由傷口進入人體,短時間內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日本今年已有378宗個案,死亡率更有約30%

食人菌=甲型鏈球菌|症狀/成因/預防懶人包(am730製圖) 食人菌=甲型鏈球菌|症狀/成因/預防懶人包(am730製圖) 食人菌=甲型鏈球菌|症狀/成因/預防懶人包(am730製圖) 食人菌=甲型鏈球菌|症狀/成因/預防懶人包(am730製圖) 食人菌=甲型鏈球菌|症狀/成因/預防懶人包(am730製圖)

暴發性甲型溶血性鏈球菌透過傷口進入人體

感染暴發性甲型溶血性鏈球的初期,患者會出現發燒、發冷及四肢疼痛等症狀,而且病情可在短時間內發展迅速。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感染症科教授菊池賢指出,這種病菌可透過身體上不明顯的傷口進入人體,死亡率高達38%。而當中有一半病人在發病48小時內死亡,而患者大部分為60歲以上的長者。

Ad Block
食人菌死亡率達三成 醫生籲日本外遊時戴口罩

幼兒感染的機會較高。

食人菌症狀

  • 扁桃腺發炎
  • 猩紅熱
  • 全身紅疹
  • 脫皮
  • 鼻竇炎
  • 中耳炎
食人菌死亡率達三成 醫生籲日本外遊時戴口罩

感染初期患者會出現發燒、發冷及四肢疼痛等症狀。

透過飛沫傳播

除了傷口感染外,食人菌也可透過飛沫傳播,如在碰觸患者的帶菌口水後抓傷皮膚,食人菌可能會因此深入皮下組織或肌肉,引致感染。如果患者的免疫力較差或有外傷,食人菌可能會導致組織壞死,其就是因外觀看起來被咬走一塊肉而有食人菌之稱。有專家提醒,一旦食人菌入侵血管,則可能導致大出血或敗血症,有死亡風險。

 

Ad Block

6類人要小心食人菌

  • 長者
  • 糖尿病患者
  • 幼兒
  • 需洗腎的人士
  • 癌症患者
  • 身上有傷口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到日本外遊的人士要戴好口罩,避免用手抓傷口,以免感染。

6類人要小心食人菌

  • 長者
  • 糖尿病患者
  • 幼兒
  • 需洗腎的人士
  • 癌症患者
  • 身上有傷口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到日本外遊的人士要戴好口罩,避免用手抓傷口,以免感染。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