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國際
2024-06-11 16:17:48

日本染甲型鏈球菌引致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創新高 政府關注疫情發展

分享:
日本感染甲型鏈球菌引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今年至6月初累計977宗創新高。(資料圖片)

日本感染甲型鏈球菌引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今年至6月初累計977宗創新高。(資料圖片)

日本今年截至62日已累計977宗因感染甲型鏈球菌(俗稱食肉菌)引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STSS)患者,創有紀錄以來新高,厚生勞動大臣武見敬三周二(11)表示,有必要持續關注疫情發展。

厚生勞動省:旅客無需取消赴日

根據厚生勞動省官網今年3月公布的資訊,甲型鏈球菌(又稱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一般來說是引發急性咽喉炎等疾病的細菌,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是屬於甲型鏈球菌罕見地引發的重症。

然而該資訊指,預定前往日本的人士,不必因這種疾病的流行而取消行程,希望人們在旅程中保持手部衛生及「咳嗽禮儀」等基本防疫措施。

Ad Block

患者多為30歲以上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中毒性休克綜合症主要是感染甲型鏈球菌後,引發手腳肌肉壞死及多重器官衰竭等的病病,患者多為30多歲以上,有些病例甚至可能因症狀急速惡化導致死亡。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表示,今年截至62日止,已累計977宗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是去年同期約2.8倍。去年共有941人感染創有紀錄新高,而今年至今的累計病例數再創新高。

日本感染甲型鏈球菌引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今年至6月初累計977宗創新高,政府關注疫情發展。(資料圖片) 日本感染甲型鏈球菌引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今年至6月初累計977宗創新高,政府關注疫情發展。(資料圖片)

專家:部分人感染途徑未明

傳染病專家、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菊池賢表示,雖然許多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被認為是因為細菌從傷口入侵而引發,但也有不清楚詳細傳染途徑的病例,有時候症狀會因為跌倒等碰撞快速惡化。菊池建議,如果發生腫脹快速擴散、發高燒或意識不清等情況,必須盡快就醫。

Ad Block

厚生勞動大臣武見敬三周二在記者會上表示,有關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不僅在日本,連國外也有增加趨勢,有必要持續關注疫情走勢,呼籲民眾注意手部衛生、咳嗽禮儀、傷口清潔處理,以及採取基本的防止感染措施。

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網頁資訊:

病原體

甲類鏈球菌,即化膿性鏈球菌,是一種存活於咽喉和皮膚上的細菌。有些人可帶菌而沒有任何病徵,有些則可能會出現不同嚴重程度的感染,例如猩紅熱。絕大多數甲類鏈球菌感染只會引起輕微及常見的疾病,例如喉嚨痛(又稱鏈球菌咽喉炎)和膿皰瘡等皮膚感染。在少數情況下,甲類鏈球菌會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

Ad Block

甲類鏈球菌感染在全年任何時間皆會發生。然而,外地數據顯示鏈球菌咽喉炎和猩紅熱在冬季及春季較常見,膿皰瘡則在夏季較常見。

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

當甲類鏈球菌進入一般無菌的身體部位(如血液、肌肉或腦脊髓液)後,便有機會引至致命的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例如壞死性筋膜炎、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和腦膜炎。雖然任何人均有機會患上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但長者及幼童、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人士可能有較高風險。皮膚有破損或近期曾受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流感)的人士,患上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的風險亦較高。

Ad Block

病徵

甲類鏈球菌感染一般會引起輕微不適,症狀包括喉嚨痛、頭痛、發燒和皮疹(猩紅熱),而膿皰瘡的症狀包括泛紅和痕癢的皮瘡,以及黃色的結痂。

至於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根據受影響的身體部位,可出現其他症狀。早期病徵包括高燒、發冷、頭暈、噁心和嘔吐、嚴重肌肉酸痛、及傷口部位疼痛加劇、出現腫脹和發紅。如出現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嚴重症狀包括低血壓、心率過快、呼吸急促,甚至器官衰竭的情況可以很快出現。

傳播途徑

甲類鏈球菌可透過飛沫、接觸患者的皮瘡或觸摸受污染的環境或物件傳播。

Ad Block

潛伏期

甲類鏈球菌感染引致的各種疾病有不同的潛伏期。例如,猩紅熱的潛伏期通常為13天,鏈球菌咽喉炎的潛伏期為25天。至於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其潛伏期會因應感染位置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現初期症狀,患者可於2448小時內出現低血壓。

治理方法

抗生素能醫治甲類鏈球菌感染。如果出現感染病徵,應盡早求醫。患上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時,患者可能有需要住院或接受手術。

預防方法

市民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衞生,並適當處理傷口。雖然現時並沒有針對甲類鏈球菌的疫苗,但按時接種流感、2019冠狀病毒病和水痘疫苗能減低患上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的風險。

Ad Block
食物營養︱蔬果愈多色愈健康(am730製圖) 食物營養︱蔬果愈多色愈健康(am730製圖) 食物營養︱蔬果愈多色愈健康(am730製圖) 食物營養︱蔬果愈多色愈健康(am730製圖) 藜麥食譜|點解藜麥有助減肥?(am730製圖) 藜麥食譜|藜麥雜菌燉飯(am730製圖) 藜麥食譜|藜麥雜菌燉飯(am730製圖) 藜麥食譜|羽衣甘藍藜麥蔬菜湯(am730製圖) 藜麥食譜|羽衣甘藍藜麥蔬菜湯(am730製圖) 藜麥食譜|曬乾番茄波菜藜麥沙律(am730製圖) 藜麥食譜|曬乾番茄波菜藜麥沙律(am730製圖) 藜麥食譜|藜麥飯(am730製圖) 藜麥食譜|藜麥飯(am730製圖)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夏天食譜|清熱氣下火湯水及飲品(am730)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