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出現吞嚥困難、胸痛、體重減輕等警號,應立即就醫接受內視鏡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1/1317.webp?itok=wkSwXu4q×tamp=1739046495)
若出現吞嚥困難、胸痛、體重減輕等警號,應立即就醫接受內視鏡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一名60歲陳姓婦人雖不煙不酒、生活規律,仍因胃部血管瘤病史而定期進行追蹤檢查。在一次例行檢查中,醫生意外發現其食道有2公分腫瘤,經活檢確診為第一期食道鱗狀細胞癌。由於病人曾經歷胃部手術,無法採用傳統的胃部重建方式,醫療團隊創新採用大腸重建術,成功替代受損食道,讓病人重拾進食機能。
食道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定期檢查揪病灶
南投醫院胸腔外科謝志明醫生表示,食道癌因其特殊的三層解剖構造,缺乏漿膜層保護,使得癌細胞容易快速向外擴散,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等到出現症狀時已是中晚期。本次案例幸運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癌細胞尚未侵犯肌肉層及淋巴,得以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食道癌因其特殊的三層解剖構造,缺乏漿膜層保護,使得癌細胞容易快速向外擴散,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等到出現症狀時已是中晚期。](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1/664dc8e9e3d1eBanner__Oesophageal%20Cancer.webp?itok=fU94l0r-×tamp=1739046495)
食道癌因其特殊的三層解剖構造,缺乏漿膜層保護,使得癌細胞容易快速向外擴散,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等到出現症狀時已是中晚期。
創新手術治療 成功重建組織
大腸直腸外科許家榮醫生指出,考量病人先前已進行過次全胃切除手術的特殊情況,團隊創新採用部分大腸進行重建。這項長達9小時的複雜手術,先由胸腔外科進行腫瘤切除及胃部處理,再由大腸直腸外科進行組織重建,包括清除先前手術的黏連、截取右側大腸並審慎保留血管供應,最後將組織拉至頸部進行精密吻合重建,過程中需要極高的手術技巧與團隊默契。
![除了傳統的吸煙、飲酒等危險因素外,也要注意避免過量食用醃製、煙燻食物。](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1/20200804104295969596.jpg.webp?itok=i9oMMpnz×tamp=1739046495)
除了傳統的吸煙、飲酒等危險因素外,也要注意避免過量食用醃製、煙燻食物。
加強營養補充 邁向康復之路
手術成功只是治療的第一步,為確保病人能完全康復,醫院特別組建跨專科團隊,結合復健科、呼吸治療師及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為病人量身打造個人化治療計劃。透過呼吸訓練增強肺功能、精準的營養補充計劃促進傷口愈合,以及漸進式的吞嚥訓練,協助病人穩定恢復進食功能。
醫療團隊也特別提醒,除了傳統的吸煙、飲酒等危險因素外,也要注意避免過量食用醃製、煙燻食物,以及留意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胃酸倒流等潛在風險因素。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建立定期篩檢習慣,若出現吞嚥困難、胸痛、體重減輕等警號,應立即就醫接受內視鏡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