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長時間的中等強度帶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騎單車等,都被認為有效燃燒卡路里,保持身體健康的運動模式。但近年不少人卻提倡使用另一種訓練方式——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即結合了高強度訓練和間歇訓練而成的運動類型,在短時間內做出高強度的爆發力動作,而中間穿插一些低強度活動作短暫歇息。
具後燃效應
運動科學哲學博士陳國基指:「由於運動強度高,訓練時間相對較短,每節訓練一般持續約在30分鐘以內,所以被譽為一種省時而有效的運動方法。」此外,HIIT實為一種高負荷的運動模式,對肌肉刺激大,所以可同時維持肌肉質量,減低因減重而同時出現肌肉流失的問題。HIIT除了可在運動期間快速燃燒卡路里外,亦能短暫提高運動後的新陳代謝率,即後燃效應(After Burn),繼續消耗卡路里。「教練們通常會設計不同的高強度運動動作,與參加者一同做,所以運動時既有氣氛又具挑戰性,實為一種頗具吸引力的運動模式。」

陳國基指HIIT運動具吸引力,但沒有運動習慣或過重人士要小心受傷。
身體負荷較大
雖然HIIT可以快速消耗卡路里,但亦由於運動強度高,每節訓練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整體的卡路里消耗其實並不比長時間的中等強度運動為多。「至於後燃效應,亦不止是HIIT所獨有,長時間的帶氧運動或高強度重量訓練等都可以引發這個現象。」由於HIIT對身體負荷大,所以對於從沒有運動習慣或過重的人士來說,可能會難以適應,較容易受傷;而長期病患者亦應先向醫生請教,是否適合從事高強度的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