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都會區3個「片區開發」共收22份意向書 長實、新世界、華懋有遞交
北部都會區採用片區開發模式,政府正就3個片區開發試點,邀請發展商提交意向書,今日(31日)中午截止。發展局表示,截至今日,共收到22份意向書,包括本地和內地的發展商、承建商、綜合企業和電商物流公司等。
發展局表示,會隨即整理及分析蒐集到的意見,以決定「片區開發」試點的範圍、發展參數、工程要求和財務安排等,從而敲定日後招標的細節和條款。局方又指,由於有關意見涉及來自個別企業的商業敏感資料,不宜公開,但日後招標的條款會適當地反映有關意見。
今早陸續有發展商代表到現場遞交意向書,包括新世界發展(017)及華懋集團;而長江實業集團(1113)、新鴻基地產(016)、恒基地產(012)、會德豐地產、信和置業(083)亦有提交意向書。
北部都會區的3個片區開發試點包括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發展商進行土地平整及建設基礎設施後,能保留部分用地發展,佔比率為19%至33%。據了解,政府最快年內就其中洪水橋及粉嶺北片區項目正式招標。
仲量聯行:開發宜採取新模式 應由產業帶動
仲量聯行估價諮詢部主管區建強表示,北部都會區為香港未來重點發展的地區,亦可能成為未來增長動力的火車頭,首個片區截收意向,獲不少發展商遞交意向書,屬意料之內。然而,目前商住樓市前景仍未明朗,住宅新供應仍然龐大,建築成本及利息仍然高企,發展商無論競投片區或其他土地均不會如以往般積極。
若要利用北部都會區帶動本港經濟,開發宜採取新模式,應由產業帶動,吸引產業落戶最重要,而非以售出地皮為成功指標,政府應思考如何吸引產業落戶北都,有經濟活動後,再配合基建,自然能給予發展商更多信心,地價可望看高一線。
高力:政府在規劃上賦予業界更大自主權和靈活性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及零售顧問諮詢李婉茵指,是次意向書邀請的反應,反映市場對於片區開發的興趣,有正面且積極的信號,有意配向政府於土地革新的規劃以及參與北部都會區,達成融入國家大局,香港產業升級轉型的決心。然而,片區發展的難度在於綜合性規劃各類型設施,包括住宅、人才公寓、創新產業用地及區內道路平整與基建等,項目要得以成功,關鍵除了發展商的規劃遠目及經驗外,片區外的基建連接,同樣極為關鍵,目前就北都相關並已規劃的主要建設,例如北部公路、北環綫及其支綫等,預期完工日期均離實際設施啟用日期有所滯後,如此除了令發展商對投標意欲保守外,更加增加了發展時人手以及物流的難度,建議政府在項目的推展上,同樣以全速配合的態度,與業界保持步伐一致,實現願景。同時為了吸引更多市場力量參與,建議政府在規劃上賦予私人業界更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以便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李婉茵續指,片區開發規模龐大,發展商並需就區內土地平整及基礎建設進行發展,項目週期更長,對於各階段的資金回籠以及融資需求會有更多的風險考量。建議政府能及早落實較早前針對「公私營房屋比例」的靈活安排以及土地投資可分期繳付的可行性細節外,就項目的融資安排上,可充當擔保人角色,以緩解私人發展商在目前相對高息的經濟環境下,緩衝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