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phane(左)被安排加入反罪惡小隊,與「隊長」Chris(後)和黑人Gwada(右)一起執勤。

影片開首是萬眾一心睇世界盃,與片末的撕裂,對比強烈。
去年在康城影展奪得評審團獎,並入圍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法國電影《孤城淚》(Les Miserables)於上周四公映,單看法文片名,不少人以為是改編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同名小說《Les Miserables》(中譯孤星淚或悲慘世界)的電影,查實此片是導演賴卓利(Ladj Ly)原創作品,延伸自其同名短片,故事發生於巴黎郊區蒙費梅爾(Montfermeil),是150年前雨果寫下名著之地,也是導演成長的地方,靈感源自2005年由近郊蔓延至全國的騷亂,藉以諷刺現今社會的「悲慘」重演。

演童黨的素人演員,表現自然。

故事發生於新移民聚集的巴黎郊區蒙費梅爾。
故事始於2018年世界盃法國贏克羅地亞捧杯的決賽,不同種族和宗教的人民聚集於凱旋門慶祝。鏡頭一轉, 初到貴境的巴黎刑警Stephane,被安排加入反罪惡小隊,與「隊長」Chris和黑人Gwada一起在蒙費梅爾區執勤,此區龍蛇混雜,猶如法式「九龍城寨」,在警方、陀地「市長」、吉卜賽人、穆斯林精神領袖等不同勢力之下,還有一群街頭童黨。在Chris「領導」下的反罪惡小隊,會對街頭少女搜身、旁人舉手機拍攝,更會連手機也掟爛,他以制衡各方勢力為由,為所欲為。戲肉在一宗失竊案,調查之下發現是童黨所為,在圍捕的「電光火石」間,被鎖上手銬的少年疑犯遭橡膠子彈射傷,由於事發經過被航拍機拍下來, 3人小隊沒有將少年送治,而是搜索航拍機下落,即使Stephane提出質疑,卻只換來「我就是法律」、「警察不能道歉」、我哋唔咁做,邊有人尊重我哋呀?」終於觸發積壓已久的怒火,一發不可收拾,被逼「同流」的新成員也難獨善其身。電影後段的高潮戲甚具迫力,結尾一幕震撼人心,香港觀眾不難對號入座,深思仇恨輪迴的終局。

導演賴卓利(Ladj Ly)直言,自幼已經被警察搜身。
雖然導演賴卓利早前曾公開支持香港示威者,但他深明當中失業與貧窮問題,以及宗教、幫派、種族等深層次矛盾,「我盡力不帶偏見地呈現我的人物,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是如此複雜,根本不可能做迅速又正確的判斷。」故此,他盡量不偏向警察或貧民,他表示,「我10歲時第一次被警察攔下來搜身,這麼多年相處經驗,可說很了解他們。警察大多沒受高等教育,他們的生活也很困難。對警察來說,也是在求生存,我覺得這個責任應該由政客承擔。」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實也看過《孤城淚》,並公開表示「震驚」,並下令要改善郊區生活條件,對此,賴卓利認為「總統不可以說他沒為意。」而網民則諷刺總統超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