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嗓音甜美、輕柔婉轉,令人聽得舒服,繞樑三日」,這是很多人對鄧麗君的歌聲的評語。在1970至80年代,鄧麗君在華語地區和日本,歌唱事業攀上高峰,是紅遍亞洲第1人,她的歌迷更遍布全世界。更令人意外是,改革開放,鄧麗君的歌聲被偷偷帶進內地,迅速響遍神州大地。
文:當代中國

「嗓音甜美、輕柔婉轉,令人聽得舒服,繞樑三日」,這是很多人對鄧麗君的歌聲的評語。 在1970至80年代,鄧麗君在華語地區和日本,歌唱事業攀上高峰,是紅遍亞洲第1人,她的歌迷更遍布全世界。更令人意外是,改革開放,鄧麗君的歌聲被偷偷帶進內地,迅速響遍神州大地。
鄧麗君自小展露音樂天份 14歲出唱片火速走紅
下周一(5月8日)是鄧麗君的死忌。這位一代歌后,1953年出生於台灣雲林,自小已表現出極高的音樂天份和表演天賦。1963年,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一個黃梅調歌唱比賽,擊敗很多年長的對手,奪得冠軍。往後,她經常參與一些現場歌唱節目,又跳又唱,表現淡定不怯場。1967年,她在14歲便推出第一張唱片《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也正式展開其唱歌生涯。甜美清澈的嗓音,唱出婉轉動人的歌聲,鄧麗君的歌曲很快已俘虜了大批歌迷,更陸續打開港澳和東南亞市場。在70、80年代,她紅遍兩岸三地、日本、星馬泰和南韓等。
下周一(5月8日)是鄧麗君的死忌。這位一代歌后,1953年出生於台灣雲林,自小已表現出極高的音樂天份和表演天賦。1963年,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一個黃梅調歌唱比賽,擊敗很多年長的對手,奪得冠軍。往後,她經常參與一些現場歌唱節目,又跳又唱,表現淡定不怯場。1967年,她在14歲便推出第一張唱片《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也正式展開其唱歌生涯。
甜美清澈的嗓音,唱出婉轉動人的歌聲,鄧麗君的歌曲很快已俘虜了大批歌迷,更陸續打開港澳和東南亞市場。在70、80年代,她紅遍兩岸三地、日本、星馬泰和南韓等。
鄧麗君在1970、80年代,紅遍兩岸三地、日本、星馬泰和南韓等。圖攝於1978年。(圖片來源:Getty)
鄧麗君70年代赴日發展 年收數億唱片版稅紅到發紫
鄧麗君是1974年正式往日本發展的,同年憑日語唱片《空港》獲得80萬張的銷量,並且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因而奠定她在日本的事業基礎。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2016年執導的《After the Storm》,中文片名《比海還深》正是取自鄧麗君1987年日語歌《別離的預感》中一句。他說電影靈感是來自該首歌,又回憶自己在70至80代住在屋邨,女性都愛聽鄧麗君的歌。當時鄧麗君在日本的發展,如日中天,有說唱片公司每年都給予她幾億日圓的版稅。由此可見,她在日本絕對是大紅大紫。
鄧麗君在1974年正式前往日本發展,即憑日語唱片《空港》獲得80萬張銷量,並且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成績驕人。(網上圖片、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網站)
改革開放港人回鄉帶鄧麗君錄音帶 動人歌聲迅速傳遍神州大地
80年代的鄧麗君,音樂是亞洲的,但她的歌聲卻是兩岸的政治符號。鄧麗君的歌聲也隨着改革開放,偷偷進入了內地民眾的心。當年內地若公開售賣鄧麗君的錄音帶是犯禁行為,但內地民眾要聽她的歌聲,仍是有辦法的。在香港,不少人返內地探親時,都會偷偷將鄧麗君的錄音帶運送過境,讓內地的親友可以聽到鄧麗君溫婉動人的歌聲。然後,經翻錄再翻錄後,她的歌曲暗地裏流傳開去。
在內地導演馮小剛於2017年執導的電影《芳華》,講述70至80年代一班文工團的年輕男女的故事,當中有一個橋段,便是這些年輕人偷偷運送鄧麗君的錄音帶,大夥兒一起聽着,才發現原來世上有這麼動聽的歌曲。
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中,有橋段講述70至80年代文工團的年輕男女偷偷運送鄧麗君的錄音帶,大夥兒圍着一起聽歌。(網上截圖)
鄧麗君的女性氣質,超越了當年中國人對女性的想像,既富有情感,亦具時代感。不論男女,都深深被她的甜美歌聲所吸引。一個歌手的音樂竟然在兩岸關係中有着特殊意義,可說是始料所不及。鄧麗君是當代華語流行音樂的代表性人物,在1986年獲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之一。縱使她已離去20多年,仍有很多歌迷記住她的動人歌聲、她的輕聲笑語。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