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振邦攝)
政策摘要
•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增加法定產假至14周
•長者生活津貼擴展至廣東及福建省
•動用逾5億元加強對少數族裔人士支援

政府希望可在2024年正式取消對沖。
討論多時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終在昨公布的施政報告敲定。政府資助僱主的金額,由3月提出的192億元加碼至293億元,「落水額」大幅增加,補貼年期亦增至25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明,今次的方案將是最終方案,政府不會再妥協。消息就指,政府目標是在2022年或之前獲立法會通過方案,2024年正式取消對沖。
施政報告昨為取消強積金對沖敲定最終方案,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會按僱員月薪的三分之二計算,上限39萬元。僱主要開設專項儲蓄戶口,每月將全體員工薪酬的1%存入,儲蓄至全體員工年薪的15%,便毋須再供款。政府繼續提供兩層補貼,但總額就由3月提出的172億元加至293億元,第一層資助維持12年,第二層資助則延長至25年。
在第一層資助,首3年資助比例為50%,並在第4年開始按年遞減5%,減至第12年的5%,政府預計整個第一層資助的總開支為147億元。如果僱主使用專項儲蓄戶口,及經過第一層資助後,仍不足支付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便可使用第二層資助,補貼比率由首3年的50%,隨年期遞減至第24及25年的10%,第二層的總開支為146億元。
少數人或「倒蝕」 政府將承擔差額
落實方案時會選擇一日「劃線」,劃線後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不可對沖,但劃線後的僱主供款,則可以用作與劃線前的遣散費及長服金對沖。政府消息指,在此方案下,少數年資長的僱員有機會「倒蝕」。假設一名僱員在劃線前工作了15年,月薪1萬元;劃線後再工作2年,並加薪至1.1萬元,惟他在第17年被解僱,所得的補償或會較未取消對沖少6,800元,政府將會支付有關差額。
林鄭月娥認為能夠花293億元,便可以解決困擾「打工仔」多時的議題是值得,她又提到今次的方案已是終極方案,政府不會再拖,也不會再妥協。消息指,296億元是估算承擔數字,最終的「落水額」要視乎實際推行方案時的工資及經濟狀況而有所調整,預料屆時數額應會更高。消息又指,由於草擬法例需時,相信今屆立法會會期內提交立法會的機會不高,政府最新目標是在2022年或之前獲立法會通過方案,通過後2年正式取消對沖。
勞顧會勞方及資方代表均支持方案,僱主代表郭振華指,分階段的補貼金額可避免出現資方難以負擔的情況;僱員代表鄧家彪表示,方案設計側重於中小企,希望勞資雙方能同心協力落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