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蓁蓁承認研發產品困難,但總不及改變人的習慣難,所以社會要提供配套,才可令市民「減塑」甚至「走塑」。

西九文化區舉辦活動期間,設立「夠薑走塑」攤位,並提供水機給參加者添水。(受訪者提供)
[專題]環保團體經常呼籲大家自攜水樽,減少塑膠污染,但是即使有心帶樽,飲罄食水之後卻無處添飲,結果還是要購買樽裝水解渴。兩年前成立的社企「城泉」(Urban Spring)便由此啟發一套商業模式,開發現代水井;創辦人投資8位數金額,研發新式水機「Well井」,既賺取收入,亦幫助大家「走塑」。
記者:張麗珊
攝影:黃文山
港人棄置膠樽數目與日俱增,根據環保署數字,每日棄置膠樽量由2005年的292萬個躍升至2015年的544萬個,10年間勁升252萬個,即是平均每秒便丟棄7個,可想而知堆填區的負荷有多嚴峻。「城泉」的創辦人當年拿著這盤數跟不同的環保團體研究,「到底還可以做甚麼?結果發現欠缺一條出路,就是即使帶樽出街,在哪裡斟水?正當大家都講要free WiFi之時,水呢?」「城泉」行政總裁葉蓁蓁(Ada)把創辦人的理念化成連串詰問。
曾在投資銀行工作多年的葉蓁蓁,受到創辦人的理念吸引,毅然辭去投行工作,兩年前加盟「城泉」,與同事合力研發新式水機,約一年半後終推出「Well井」。
出租水機 收年費保養
既然從解決環境問題中窺見商機,「城泉」的營運模式遂以社企出發,比純粹依靠慈善捐款來經營更可持續發展,但由於普羅大眾仍誤將社企視作慈善機構,故葉蓁蓁從不強調「城泉」是社企的背景,「我們的商業模式是,把自己設計的水機放置在例如商場、學校等地,他們每年支付一定的年費,用於驗水、更換過濾器及恆常檢查等,確保水質安全與運作正常」。她透露,現時出租水機予商場的年費為5位數金額,學校則給予較優惠的租金。
為了更能廣泛傳遞「走塑」訊息,便要把「Well井」設置在人流多的地方,除了商場與學校外,舉辦大型公眾活動的場地、有物業管理的大廈及私人屋苑等。至於學校雖非公眾自由進出空間,卻起著教育作用,葉蓁蓁說:「假如年輕人尚有60年壽命,若可改變他們的習慣,便真正慳到很多個膠樽。」
避免污染 大數據監控
鉛水事件後,市民更關注食水安全,「Well井」隨街擺放,如何令市民飲得安心?重點在於水機的設計,首先是出水位,不論手、嘴及樽口都不輕易觸碰,減低污染危機,加上使用國際認證的濾水系統,可過濾細菌及重金屬;還有他們以大數據管理,「Well井」內安裝了智能感應器,有問題便立即通報,葉蓁蓁說:「大家常感覺水機的水有怪味,可能是過濾器不準時更換或零件更換欠妥,我們從數據得知每部水機的流量,提示更換過濾器」。
由於產量尚少,故全港暫時只有數個地方設置「Well井」,但葉蓁蓁表示,已有不少客戶主動聯絡表示感興趣,他們亦正努力增加安裝點,預計明年首季加設至百多二百部,期望至年尾可增至2,000部。

每次為水樽添水超過3秒,「Well井」的屏幕會顯示感謝用戶節省了一個膠樽。

「Well井」設在大型商場兩個多月以來,從初期平均每日逾200人次使用,增至約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