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名女病人正接受復康治療。(路透社)](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4115699_FN.jpg?itok=feLeJ94F×tamp=1739334657)
該名女病人正接受復康治療。(路透社)
![醫院的人工心肺機。(路透社)](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4115705_BO.jpg?itok=bw_ygrtF×tamp=1739334657)
醫院的人工心肺機。(路透社)
![一名新冠肺炎病人在翰林大學聖心醫院ICU留醫。(路透社)](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4115702_dY.jpg?itok=isEnfsCi×tamp=1739334657)
一名新冠肺炎病人在翰林大學聖心醫院ICU留醫。(路透社)
南韓一名50歲新冠肺炎女病人自2月底入院後情況嚴重,捱過創紀錄的112日靠人工心肺機(ECMO)維持生命、接受過創國內首例的雙肺移植手術後逐漸康復。護士長指,這名女病人的求生意志特別強,部分原因相信與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有關,要為孩子活著,「她告訴我們,『我很感恩能享受到陽光、還有月光,很感恩自己還可以繼續呼吸』」,她早就想好出院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洗個澡」。醫生說,待病人的胸腔肌肉再增強至可以支持正常呼吸,她就可以出院。
路透社報道,女病人在安養的翰林大學聖心醫院留醫,有16個星期須靠人工心肺機維持生命,主診醫生指她創下全球新冠肺炎患者靠人工心肺機續命天數最長紀錄。該院肺病與重症醫學的朴教授表示,女病人剛入院時有急性呼吸困難症候群(ARDS),不裝人工心肺機,便無法生存,治療期間,抗瘧疾藥物「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抗愛滋病毒藥物「Kaletra」和類固醇等用藥,都未能阻止她肺部纖維化持續惡化,除了肺部移植,醫生別無選擇。
負責手術的金醫生指:「裝人工心肺機的病人肺移植成功率為50%,幸運的是,該女病人在我們找到捐贈者時,已充分做好手術前的準備」。這次歷時8小時的雙肺移植手術於上月21日進行,屬南韓首例,醫生形容病人受損的纖維化肺部「硬得像石頭」。
院方表示,該女病人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第9個染疫患者肺部移植手術成功案例,中國之前有6宗同類手術,美國和澳洲各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