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今日(31日)公布《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就短、中、長期發展提出8大策略及24項建議行動。其中政府已在葵青區貨櫃碼頭周邊,物色具發展潛力的物流用地。當局計劃由2024至2027年,定期推出共4幅物流用地,共佔19公頃,供業界發展多層式物流綜合大樓。另外,綱領亦指出,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預留共約37公頃土地作代物流圈,運輸及物流局今年起會聯同相關政策局及部門,在北部都會區規劃更多物流用地。
綱領提到8項策略,及24項建議行動,推動行業朝智慧化,現代化、綠色及可持續化、國際化及便利化的高質量發展,更好裝備香港物流業面對市場情況,鞏固及提升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優勢。
北部都會區約37公頃土地作物流圈用地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北部都會區約37公頃土地作物流圈用地,包括在新界北新市鎮及文錦渡、粉嶺北、新田/落馬洲、洪水橋/厦村和擬龍鼓灘填海區域;物流圈內包括現代化運輸、配送、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動加工設備物等流基建設施。當局將於2023年與相關政策局開展規劃,相關研究料年內展開,預計2025年公布結果。
至於37公頃土地具體用途和分工,林世雄表示,物流業中有裝卸、加工等不同環節,對用地需求各有不同,如近口岸位置會集中跨境運輸;另外亦有金融和保險等輔助性質行業,故現時難以細分。他又相信即使物流圈分區發展,也可以達到「群聚效應」。
恆常化「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
另外,《行動綱領》又提到,今年內會優化及恆常化「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並會透過「培訓基金」提供現代及智慧物流相關培訓和具認證資格的課程,推動行業數碼化。
物流業每年需約6,500個額外人手
至於人手方面,林世雄指出,按現時流失率計,預期物流業每年需要約6,500個額外人手,當中九成屬於文員或操作級別。當局會透過會透過加強培訓和推動行業數碼化,及建立香港物流業專業化形象,並以吸引年輕人入行,從而解決人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