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圖),以近3.7萬字詳細講述內地自去年12月27日知悉有「不明肺炎」以來,直至上月中下旬舉行全國兩會這5個月期間,全國致力抗疫、防疫及與國際交流合作情況,強調中國一直堅持公開、透明、負責任原則,及時向國際社會公布疫情資料,指個別個家無端指責中國隱瞞疫情資料和死亡數據,對14億中國人民、染疫逝者及數百萬中國醫護人員極不尊重,「中國對此堅決反對」。
白皮書除了前言和結束語外,分4部分講述疫情發展、防控及救治措施,以及國內外同舟共濟、守望相助舉措等。白皮書強調,中國僅一個多月就初步遏制疫情蔓延,約兩個月將本地每日新增確診個案控制在個位數內,3個月左右武漢、湖北的抗疫有成果,「根本在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白皮書又強調一直公開、透明、負責任,「堅決反對污名化和疫情政治化……中國絕不接受任何濫訴和索賠要求」,強調「中國是病毒受害國,也是全球抗疫貢獻國,應該得到公正對待而不是責難」。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亦指出,外國一些政客和媒體炮製、炒作所謂「中國源頭論」「中國責任論」,並無事實依據,亦不尊重科學,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際,全球更應團結合作抗疫,而不是「甩鍋」卸責。他還稱,中國媒體面對這些造謠抹黑,會「正本清源……還原事實和真相、傳播公理和法理、維護道義和良知」。
與多國關係更穩固
至於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白皮書表示「絕非輸出中國模式,更不是為謀求所謂地緣政治利益」。白皮書還宣布,中國已暫緩77個發展中國家償還債務,以響應20國集團的緩債倡議。中國副外長馬朝旭更指出,經過今次疫情,中國與全球大多數國家的關係非但沒有影響,反而進一步鞏固和改善,「我們的朋友更『鐵』了,我們的朋友圈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