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4-08-16 04:30:38
日報

am專題|學者促體育科研應對熱疾病 體育明星助產業化

分享:
am專題

張家朗和何詩蓓成為香港運動員「傳奇」,劉永松認為明星效應可帶動盛事化。

港府體育產業化政策被批不足,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表示,本港研發的運動科技現針對精英運動員,未達產品化所需的成本效益;舉例浸大正研發實時監測運動員身體狀態的系統,可保障安全和提升其表現,因成本瓶頸暫未能市場化,冀政商支持本港開發運動科技產品,尤為應對熱疾病科技。他又認為,體育明星湧現和連接大灣區市場均有助帶動香港的體育產業化。記者︰曾偉龍

am專題

劉永松教授

劉永松指體育產業化產生經濟效益

港府2021年於《施政報告》提出體育事業向更專業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與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合稱「五化」。港隊在奧運取得佳績,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向本報表示,港隊在巴黎奧運取得兩金兩銅成績,投放在精英運動員的資源成本效益高,惟過去數年在體育產業化上,只有大方向,未見諮詢或策略。

有指政府擬推出體育產業化政策,劉永松指,運動產業化的定義是指將運動行為結合商業、媒體和政策的產品,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包括舉辦體育比賽盛事、推出運動科技和訓練產品,以及運用體育明星的形象和知名度產生效益。

劉永松表示,本港大學有進行體育科學研究,有助保障運動安全和提升表現,目前只應用於精英運動員,受制於成本效益不足,暫未能推廣至一般運動愛好者。他舉例指,浸大正研發實時監測運動員反應的系統,運動員只須吞下膠囊和攜帶晶片,系統便可分析運動員的心跳、體溫和血壓數據,並實時以「紅黃綠燈」方式通知運動員,「綠燈就冇問題,可以再衝下,黃燈就將會有問題,紅燈就有生命危險,要即刻停低」,除保障運動安全,更可提升表現。

氣候暖化,運動員調節體溫成為挑戰。劉稱,系統今年3月在本港一項國際三項鐵人賽中測試,提醒兩名體溫達到40度的「紅燈」運動員,「喺過往十幾廿年,heat disease(熱疾病)係精英運動員都未必調整到」。他認為,系統有潛力在香港馬拉松和香港單車節等大型比賽廣泛應用,但系統未具成本效益,「淨係膠囊都幾百蚊,仲未計系統同人工」,未來需要簡化設計,壓低成本,希望盡快將產品普及化。

adblk6
am專題

劉永松指,「鄧謝配」鄧俊文及謝影雪富有故事,甚具影響力。

他續指,一般運動愛好者亦注重訓練安全和提升表現,故人工智能技術普及下,個人化訓練助理亦甚具市場價值。借助手帶、胸帶,加上大數據,協助加強運動能力,更可因應不同人的體重、年齡、性別和目標,提供個人化訓練方案和安全建議,「做創傷預防,提醒補水……提升運動表現,更容易做運動,成為日常生活」。

他指出,精英化和產業化科研是兩條腿走路,前者助精英運動員取得佳績,後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商界投資,才可將科研成果產品化。

除了硬科技,體育亦是軟實力。劉永松提出,精英運動員的明星效應和體育精神亦是運動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運動需要中legend(傳奇),有運動英雄嘅奮鬥故事,啟發到人,係學習嘅榜樣」,近年本地已出產張家朗和何詩蓓的體育明星,亦可帶動其他能力出眾的明星,「(劍擊運動員)蔡俊彥打得叻,世界第六,(羽毛球混雙組合)鄧謝配亦好有故事」。體育明星參加商業和公眾活動,可善用影響力,亦可以鼓勵其他人投入運動生活,甚至成為運動員。

政府力推「盛事經濟」,劉永松認為,舉辦運動盛事亦是產業化的重要面向,目前只有七欖和單車節等數項體育盛事較成功。需要善用大灣區優勢,可與廣州、深圳和澳門等合作使用場館,借用器材設施,減低成本,而大灣區逾八千萬人口來港消費可增加效益。他又認為,香港在運動產業起點低,即發展空間大,建議政府制定短中長期3個五年計劃,與大學合作展開體育產業研究,打造香港方案。

萊特維健金至NMN32000鑽石級抗老組合 萬寧出位價只限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