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神明故事豐富,專門研究著作卻不易入口,有繪畫Q版歷史人物的作者「倫@化外」將推出《神話香港史——開埠以來最神的香港史》,為耶穌、佛佗和濕婆等54組神明重塑Q版形象,介紹神明之餘,更寫香港歷史。他舉例,十九世紀民眾從內地請來哪吒三太子等神對抗鼠疫,側見民情慌亂,而七姐和七姐會在港的發展,亦見證香港女性地位冒升。記者︰曾偉龍
作者倫@化外一直於Facebook專頁「化外」繪畫Q版歷史人物,推廣歷史,繼前作《四格香港史》,今年將於香港書展期間推出新作《神話香港史——開埠以來最神的香港史》,以現代方式介紹在香港的中西神明故事和當中的香港歷史。
他指,書本目標吸引輕讀者,會兼顧趣味和內容,除重繪54組本地神明的Q版形象,以圖鑑方式介紹神明,且加入雷達圖,列出神明在神力、知名度和流行創作量等的不同能力值,行文亦加入很多輕鬆笑話,務求內容最易為讀者接受。
倫@化外在重塑神明的形象上花很多心思,他稱,神明形象在古代常受演義小說影響,屢有變化,他重畫神明亦考慮了現今社會價值,例如他描述濟公的酒肉和尚形象時,會給他戴上派對啤酒帽,手捧一桶炸雞,取代不合時宜的狗肉,財神則手持一把噴出美金的噴鈔槍,龍母亦參考《權力遊戲》中龍母演員艾蜜莉亞克拉克的形象,增加趣味。
側見社會變化演進
雖然是入門級別書籍,他仍希望讀者可從有限的篇幅中,深入了解神明和相關的香港史,故閱讀大量資料,去蕪存菁,除卻維基百科級別的資料,更著重讓讀者理解歷史脈絡。他舉例,十九世紀本港發生鼠疫,有學者發現當時民眾從鄉間請來哪吒三太子、濟公和綏靖伯等大量神明,祈求對抗瘟疫,而這些神明在港的影響力在疫症後迅速減退,側面反映當時人們活在瘟疫下的無助,向各方神明求救。
戰後全球女性地位上升,倫@化外說,下嫁牛郎的仙女七姐形象亦因應社會需要而改變,七姐原來形象較為順從,隨女性地位提升,較多被強調獨立一面,而籌辦拜七姐的七姐會更是早期的女性結社活動,後來商場更會在七夕舉辦活動,側見社會愈趨富裕。他又指,本港大埔有上碗窰樊仙宮,拜祭陶瓷業的行業神樊仙,一間廟宇便證明陶瓷業在本地曾有一段興旺歷史,因為必須有足夠多的陶瓷匠,才可支持行業神的信仰。
擔心會怕冒犯神明和信眾
問及書寫香港神明史的難度,他說擔心會怕冒犯神明和信眾,例如為神明評定能力值可能令人覺得比較神明強弱,他強調是讓讀者以有趣的方式認識神明,並會以輕鬆的文字作解釋,「神明有幾強大,係(視乎)人想佢有幾強大」,故比較並無意思。
倫@化外直言,介紹每個神明都可以是一篇博士論文,資料上必然有取捨,難以完美,而撰寫《神話香港史》的野心頗大,將許多神明盡攬其中,「好難有伊斯蘭真主、耶穌同車公喺同一本書度」。